用压岁钱来比喻降准的专家,可能忘了金融的本质属性

欣闻奇摘[已注销]4 2021-12-08 06:31:44

从2015年起,就有专家把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比作压岁钱,他们的解释乍一听还真是那么回事,但仔细揣摩却又南辕北辙,此次借着央行年内第二次降准的热度,就给大家解释一下。

压岁钱比喻降准的专家们认为,这降准就好比孩子们过年收的压岁钱,一直被家长保管着,平时为了不让孩子乱花,就拿出一部分资金由家长代为保管,等孩子真需要用了,就拿出来使用。在这个关系里,央行是家长,商业银行是孩子,压岁钱,本来就是商业银行的,所以降准的钱,其实它是不用还的。

虽然降准的是把钱拿出来给商业银行,家长拿出压岁钱也是把钱给孩子花,但是这种比喻没有看到商业银行和孩子最大的区别,商业银行的本质属性。

商业银行的英文叫Commercial Bank,英文缩写为CB,这也是各种ICBC、CCB、ABC缩写的由来。用压岁钱来比喻降准的专家,可能忘了金融的本质。

定义里商业银行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而承担信用中介的现实意义就是放贷款。

可能有人说现在各种互联网的借呗、白条根本用不到商业银行,但如果您有一个项目,想借一两千万周转,这个时候再看身边的各种互联网平台,估计100个都给不了您,商业银行是您唯一的选择。

而这一两千万,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体系中叫做普惠业务,更直白点叫小企业贷款。

说清楚了什么叫信用中介,那就看看商业银行这个信用中介是怎么运转的,而央行的作用又是什么。

商业银行把贷款放出去了,您拿到的资金是要支付利息的,所以根本不可能放在家里闲置,要么支付给其他生产者购买生产材料,要么放到银行里备用,获取银行存款利息减少因为支付贷款利息而造成的损失。

这两种情况资金都再次流转到商业银行手里,商业银行也可以再次放贷,无限循环。

但是,这就引发社会上的资金供应量急剧增加,经济过热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为泡沫破裂和经济危机埋下隐患。

这个时候,作为管理者的央行就出手了,要求商业银行从其存款中拿出一定比例作为存款准备金,用以应对经济环境的变化,这是存款准备金制度出现的历史原因。

所以,降准压岁钱有本质的区别,压岁钱拿出来多少就是多少,而降准释放的资金可以通过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多次循环,最终释放的资金量是由降准资金量乘以商业银行和借款人的资金周转速度来决定的。

历史上,我央行最高的存款准备金率是1984年储蓄存款的40%,并轨后的最高存款准备金率是2011年6月14日,为了应对美国次贷危机波及效应的21.5%,最低存款准备金率是1999年11月21日,为了应对东南亚金融后遗症的6%。

从当时的历史环境看,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美国的金融风险外溢到全球,2009年12月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一直发酵至2012年。

1999年11月3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首次报收于3000点之上,标普500指数的席勒市盈率则在1999年12月达到了44.19的历史最高位,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收于创纪录的5048点,然后2002年10月9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报收于1114点,创出自网络泡沫破灭以来的最低点位。

我们还收集整理了从1984年至今的历次降准和对证券市场影响的资料,欢迎留言索取。

透过现象看本质,抽丝剥茧找真相,移形换位开脑洞,未雨绸缪早关注!

0 评论: 2 阅读:35
评论列表
  • 2021-12-14 17:36

    我要

    欣闻奇摘 回复:
    这个不支持图片,您留个邮箱,我发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