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甜蜜蜜》到《夺冠》,从黎明张曼玉到黄渤巩俐,陈可辛没变过

卖娱小郎君 2020-09-25 16:49:42

《夺冠》终于上映了!

中国女排,是一个非常不好拍的故事。

因为对于中国人民而言,中国女排的经历,我们实在是太熟悉了。

导演陈可辛为了最大程度还原角色,用了整整一年的时间去寻找演员。

从黄渤到巩俐,都是实力派演员,陈可辛一年的时间,没有白费。

从1989年担任《神行太保》的监制,到2016年担任《七月与安生》的监制。

担任了将近33部电影,没有一部电影在票房上扑街;

从1991年拍摄处女作《双城故事》起,到1996年凭借《甜蜜蜜》斩获第1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导演,再到2014年导演《亲爱的》。

导演了包括《夺冠》在内共将近14部电影,除开《武侠》,其他电影都可以算得上口碑票房双丰收的电影。

在盛行导演中心制的中国电影市场中,陈可辛监制和陈可辛导演,简直就是一个金漆招牌!

尤其是,在香港集体北上,都曾经历或大或小的翻车之后,而陈可辛却从未翻过车。

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尽管很多人都说陈可辛在咖位上,比不上张艺谋、墨镜王等等其他大导演。

但却是很多电影公司最愿意合作的一个导演和监制。

无他,因为他的电影赚钱。

而坊间也将陈可辛称为“影后影帝制造机”。

从他电影成为影后的女演员,就有:张曼玉、连庄影后袁咏仪、周冬雨!

从他电影成为影帝的男演员,则有:曾志伟、黎明等等。

而他也是很多演员最愿意合作的导演之一。

为什么资本和演员都愿意和他合作?

就连《夺冠》、《李娜传》这样的具有意义的电影,都交到他的手上。

甚至《夺冠》在立项之前,很多观众一看导演名字是陈可辛,都大概率认为这部电影稳了。

陈可辛到底有什么魔力?

1962年出生的陈可辛,父亲陈铜民是泰国华侨。

但在香港却是一名导演和编剧,甚至还做过《明报》的编辑。

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可辛自小就对电影感兴趣。

但父亲陈铜民对于陈可辛的电影梦,却嗤之以鼻,并不认为电影梦是一个正道。

尤其是在当年的香港环境而言,所以,在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帮他选择了酒店管理专业。

1981年,踏上通往洛杉矶飞机的陈可辛却并有打算按照父亲的意愿,乖乖学习酒店管理。

反而在大二的时候自己偷偷地将专业换成了电影课程。

并在美国大学校友会语言中心上,认识了黑泽明和伍迪艾伦。

大三那年暑假,回家的陈可辛遇到了在泰国拍摄《英雄无泪》的吴宇森。

当时的吴宇森迫切需要一个当地的翻译,恰好陈可辛经常在曼谷和香港两头跑。

父亲在他12岁的时候,定居了泰国曼谷。

所以,粤语和泰语都十分地道的陈可辛就这样成为了剧组的翻译。

或者说,进入了影视圈。

八十年代的香港电影圈风起云涌,新艺城、邵氏和嘉禾三足鼎立,旗下兵强马壮。

一方面,徐克、许鞍华等新潮主义者走到台前幕后,一手促进了香港电影工业化;

另一方面,从电视台出身的杜琪峰、吴宇森、林岭东等等年轻导演,也都怀抱着各自的理想和追求,在屏幕上杀出自己的风格。

然而在这个港片的黄金时代,却始终少见陈可辛的身影。

因为在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陈可辛既不喜欢喜剧动作,也不喜欢武侠和黑帮题材,导演之路显得十分艰辛。

因为市场还没有准备好,迎接一个精致细腻风格的导演。

就陈可辛本人,也没有准备好去迎接市场。

陈可辛刚出生的时候,母亲由于难产,父亲给他取了“可辛”这个名字。

希望他在往后的人生中,可以平平稳稳。

但没想到,在电影事业上也显得有些艰难,勉强赶上了香港黄金时代的末班车。

1992年,陈可辛、曾志伟和李志毅等6个人,共同创办了UFO电影公司。

这应该是他最舒服的几年。

30出头的陈可辛,总是喜欢披着一头齐肩长发在片场,和演员闲聊。

就在这些“仲意食咩啊”的日常聊天之中,陈可辛总能挖掘到演员的另一面。

“矮仔多情”曾志伟,凭借《双城故事》斩获了地11届金像奖影帝;

在1993年,袁咏仪就凭借《新不了请》斩获第13届金像奖影后,成为诸多观众心头的白月光;

在1994年,陈可辛直接将她的长发剪短,刻意给靓靓换上个男仔头,让香港观众发现,原来袁咏仪还能这么装扮。

顺带还获得了第14届金像奖影后,成为了香港连庄影后,这是陈可辛没有想到的。

提到陈可辛,就不得不提的《甜蜜蜜》这部电影。

在这部电影之中,张曼玉贡献了封神的哭戏,并一举拿下了金像双料影后。

而四大天王中的黎明,曾被香港媒体嘲讽为演戏毫无灵气。

然而在陈可辛的镜头下,却成了性格敦厚的黎小军。

同时,也成为了黎明从影十年,第一次获得金像奖的提名。

《甜蜜蜜》的影响远不止如此,不仅横扫国内多项大奖,还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十大影片”。

陈可辛在香港彻底封神了。

但是,黄金时代只是一个时代,终究会过去的。

在1997年,在港交所的股民忽然发现,港币三次遭到大量投机性抛售,汇率受到强烈冲击,恒生指数和期货市场指数瞬间下泻4000多点,市场陷入极度恐慌。

直接受到影响的娱乐产业,导致香港电影的年产量,由八九十年代的 300 多部,直线下跌至每年只有五六十部。

于是,香港导演纷纷寻找出路。

好莱坞是他们的首选,吴宇森等激素电影,还能在好莱坞接到邀约。

但是对于陈可辛这种类型片导演,机会就少得多了。

而内地市场从2002年院线制市场化改革以来,便一头扎进了一个人口红利无限膨胀的阶段。特别是近十年的“野蛮增长”,年票房从2009年的8.9亿,再到到如今有望冲破600亿大关。

此时摆在陈可辛面前的选择有两个:跟着当时的潮流去拍古装大片,或者坚持自己的现代时装片路线。

所以,陈可辛也北上了。

在《如果·爱》中,陈可辛按照自己熟悉的习惯,将张学友、周迅和金城武的爱恨纠葛,通过歌舞表达出来。

交出了在内地的第一份满意的答卷,于是资本便找上门来。

很快,陈可辛就遭遇了和其他北上的香港导演一样的问题:水土不服。

2007年,拍摄《投名状》的时候,陈可辛就经常由于操心大规模大阵仗,再加上片场恶劣的气候环境,已经足够让他心累。

再加上当时与制片人在创作上产生的巨大分歧,陈可辛最终情绪崩溃了,患上了急性焦虑症。

这种情况,导致陈可辛回到香港休息了两天,却又不得不再回到片场将接下来的戏导完。

尽管《投名状》最终名利双收,但陈可辛却对未来的路感到迷茫。

尤其是2011年的《武侠》挫败,几乎摧毁了陈可辛作为一个导演的创新想法和能力。

于是,陈可辛开始选择停下自己的脚步。

休息了两年之后,凭借《中国合伙人》又再度杀回来,然后就是《亲爱的》、《七月与安生》、《喜欢你》和《你好,之华》等等电影口碑和票房双丰收。

陈可辛似乎找到了在香港黄金时代的自己。

在他的电影中,带点惆怅、情怀,同时又节奏明快的现实主义创作风格,开始在差异化的竞争中,成为市场的宠儿。

而他也渐渐在其他一线导演逐渐翻车的情况下。

徐克接连几部电影的票房扑街,被质疑玩弄概念;

周星驰也是在《美人鱼》和《新喜剧之王》被质疑消费情怀等等。

而王晶,更是成为了烂片之王。

只有陈可辛才是新时代中国电影市场之中走得最稳的那个。

也是资本和演员最乐意合作的导演之一。

0 评论: 0 阅读: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