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人跟羊一样,发现幼态脸这件事越演越烈了?
最初这种面部美学风格出现的时候,大家也只是当作一种审美现象来看待。
毕竟现在的时代,大家更懂得鼓励多元化审美,有人喜欢御姐,有人喜欢幼态,这本身并没有什么大不了。
不过,从今年开始,羊发现幼态脸的势头越来越猛了,最直观的就是很多女明星的脸也逐渐往更幼态的方向发展。
更不用提复制粘贴一般的网红幼态脸了,辨识度几乎没有。
上小官&汪静当一种审美现象逐渐变得泛滥,其背后折射的群体审美观、审美逻辑也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
回望从医美技术发展初期大量产出的蛇精脸,到现在流水化作业的幼态脸,这股风究竟会吹向何方?
对待审美我们向来奉行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但,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思辨避免被裹挟,做清醒的、适合自身的选择。
幼态脸审美,
是从追求骨相到皮相的转移
羊说句实话,其实,这20年来人们对美女的认知本身就是逐渐幼态化的。
2010年左右,人们对于美女的定义是高大、成熟、妩媚。
她们都有极具冲击性的美颜,大开大合的五官,整体具有一定的攻击性。像田丽、万人迷这种,都是符合人们普遍认知上对于美女的定义。
更极端的美艳脸会有螳螂型的面部头骨比例,颞部饱满、下颌骨精巧,骨相突出,五官浓烈。
早期如关之琳,近期如柳智敏那个年代,即使是20岁出头的女性看起来也会比较成熟,非常具有女性化特质,荷尔蒙气息浓郁。
这种成熟妩媚的面貌其实需要一定的骨骼立体度来做支撑,当时的整形美学认知和技术局限性很大,结果就是出现了一大批忽视人体结构的脸。
例如一刀切的锥子脸。或者,平底起高楼的鼻子支棱在扁平的脸上。或是,五官和骨骼相当不匹配、不协调的蛇精脸。
2013年到2017年左右,流行的都是甜美混血脸,羊认为这种面部风格正是继承于平面纸媒时代最为吃香的风格之一:日系混血模特脸。baby出道之初也是这样一种风格。
吴千语 文咏珊少女比例的头骨搭配饱满的苹果肌,并且还有相当强的眉眼立体度,混血感非常强。
同时这种脸对于骨相的要求也是很高,并且,尽管看起来很少女,实际底色还是相当美艳的。
藤井莉娜弱化骨相、强化皮相就会得到一张曾经很普遍的网红脸,标配是小翘鼻、微笑唇、芭比眼。
随着医美的消费属性逐渐增强,非手术变美方式更加普及,人们对皮相的重视逐渐变高,变美门槛更低的幼态风格开始受到欢迎。
在医美市场渗透率更高的韩国,女生们也更开始追求所谓的妈生感,审美趋势也发生了同样的变化。
比如李阮禧的脸,不就是一张更幼态、攻击性更低的Jennie的脸吗。
在韩国同样愈演愈烈的幼态审美这种脸追求柔和精致而非立体,看起来更亲切,更容易亲近,变美兼容性更高,容错率也更高。
火箭少女c位刚出道的时候,有很多人表示看不懂杨超越的脸,算是美女吗,这会不会过于邻家了一点。
直到纯欲风大行其道,人们才忽然意识到:
在白瘦幼依然很有受众的本土,追求妈生自然感的前提下,通过非手术的方式打造出来的头包脸+短中庭+饱满的软组织也很有受众,网红幼态脸就这样诞生了。
网红幼态脸,活在算法里
正如羊前文所说,成熟、妩媚、高立体度这种美本身就很考验原生配置,而幼态脸对于原生骨相的要求相对来说并没有那么高。
这也对照了互联网上经典的大小美女之争,所谓大美女惊艳,小美女更加可成为。
在羊看来,争论大美女or小美女价值高低这个问题并没有意义,因为,这个时代是颜值消费格外旺盛的时代,人人都可以为颜值买单,人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颜值喜好。
传统媒体or电视时代,为美貌买单的是厂商或者头部公司,马太效应更加明显,只有顶级女明星能够吃掉大部分高端资源;
曾经,欧莱雅这种商业资源只能被MaggieQ或者张曼玉这种顶级女明星吃到当今是自媒体时代,颜值成为一种抓手,只要释放出足够的“自我风格”就能吸引一定的曝光从而变现。
也许很难把典型幼态脸的网红称为美,但其可以被定义为一种风格,于是就有特定人群和特定流量池。
这是一种省事儿的做法,用一个模板化的方式将颜值提升到及格线以上,就可以靠这张脸赚钱了。
被诟病的韩国流水线审美就像,混血芭比脸曾经是淘宝日系模特最吃香的类型。在淘系如日中天的那个年代,身价最高的淘宝女装店主清一色混血芭比脸。
但是,网红感幼态脸也有其局限性。
抛开互联网语境,幼态脸真的适合大部分人吗?兼容性真的强吗?
假如缺乏思辨和分析,我们难免落入同质化的陷阱,去追求可能本来不适合自己的风格。
比如,阔面脸就很难走这种软组织过于饱满的幼态脸路线,会肿上加肿,但是阔面脸本身是有幼态美潜质的,Jennie就是典型的阔面。
镜萌花这种脸则更为理想,幼态的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攻击性,才会有辨识度。
在现实生活中,高平整度、骨肉贴合的面部需要一定的轮廓感来支撑,而轮廓感恰恰是网红幼态脸所缺乏的。
并且过于饱满、圆钝拉低的智力感,形成的没有攻击力的美学形象,也易产生一定局限性。
就演员来说,角色局限性大,更容易陷入“非女主”脸争议可以说,盲目的网红幼态脸面孔的诞生本就是市场一定程度下逐利的产物,超量注射且容易批量生产。
但后期维护的成本高不说,变美保质期长短、馒化风险等都是很值得考虑的。
流量时代冲击下
如何拒绝流水线审美
归根到底,羊觉得变美这件事更多应该考虑是否适合自己,市场流行的风潮一定是次要的。
无论何时,辨识度都是最珍贵的。
那么,如何才能把控风险的同时最大化自己的变美效果呢?
1、找到更独特的变美对标
实际上,美貌是一种相对来说客观的存在,那些曾经被人们记住的美貌面孔无论风格、无论是否完美,都已经为大家提供了很多变美的参考答案。
因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有个人风格和辨识度都是非常吃香的存在,多参考经典美人,可以帮助大家穿越时代的周期找到自己的风格标杆。
比如,同样是幼态脸,邱淑贞作为兔系美人的鼻祖,其实也为颧骨较高的姐妹提供了一定的幼态风格参考。
重点放在五官线条打造,弱化鼻子和下庭的存在感,照样可以美得很风情。
再比如,今田美樱的脸,是幼态又华丽的代表。
虽然她眼睛也很圆,同时还有baby face,但这张脸看着智力感可不低。
这是因为她的颧颌结构很清晰,面部骨骼整体轮廓感还是比较强,同时嘴唇的情绪传达是非常冷静的,所以,她的脸虽然幼态,但不会给人幼齿感。
2、不要打开人性的潘多拉之盒
填充没有上限,并且,填充在非骨相层面的改善是非常大的,但是,填充不该被滥用。
羊给大家的建议是,个人做医美无论是手术还是轻医美,都不要追求极致,不要试图达到200%的效果,一个词总结:克制。
在优先解决颌面或五官bug的基础之上,通过医美或者轻医美我们能够获得的,应该是一个2.0版本的自己,而非一个其他人。
人的脸无论是容积还是皮肤张力,都有其上限,追求极致的结果就是不可避免的严重后遗症。
3、找到靠谱医生很重要
所以,有靠谱医生帮助判断就很重要,在变美的过程中帮助大家控制风险,在自我承受能力的范围内进行注射或调整。
尤其是面部美学这件事,并非单纯的缺哪儿补哪,平衡美感、风险、安全这三件事的变美方案真的不是能流水线生产出来的,而是真的需要千人千面的定制化产出。
这也体现了智美的重要性,我们需要拒绝盲目的煽动和pua才能不被跟风审美洗脑,实事求是的看待自身条件和变美目标,用战略思维去变美,充分考虑自身不同年龄段的生理承受能力和想要达到的效果。
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像16岁的小女孩这样看起来幼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而非最流行的,变美是人生的辅助而不是主线,美是为了帮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