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代,艺人如果怕观众和剧评人批评,那她的艺术进步不了

书偶记 2022-07-28 12:12:09

几年前,好像一个著名的戏曲博主,在他的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他评论的是某旦角演员,在唱腔还有表演上的一些问题。当然可能是由于这位博主他的文章言辞比较犀利吧,所以,据说惹恼了那位“名角儿”。

当然以我个人认识来看,这位博主人家的文章还是很内行的,提出的问题虽然尖锐,语言稍微严厉一些,但是绝对不是无的放矢;言语攻击,可以讲,文章中说的每件事,都是有根有据的,并没有污蔑那位所谓“名角”什么,提出的问题探讨的也是艺术范围内的内容,只是批评多些罢了。

被捧着的艺人

那么,什么是文艺批评?一切艺术形式如果没有文化评论人以及观众的挑刺儿指导建议,那么何谈前进?今天的文艺评论就只准唱赞歌吗?

一个演员,你个人的所谓艺术难道就那么完美无瑕吗?这件事,如果放在旧时代,不可想象!因为那个时代,观众评论人媒体人就是艺人的“衣食父母”,艺人得靠观众吃饭,没人给她发工资,所以,他敢和观众剧评人翻脸吗?那个时代,再大的名角儿也有人骂,也有人批评。那么一些名家,他们甚至还花钱请人进剧场给他们“摘毛挑刺儿”,为的就是使他们的艺术能更快地进步,能够更加的完善;更加受欢迎!

梅兰芳演《霸王别姬》

今天所说的这个故事,就是京剧大师马连良先生,编演他的名剧《春秋笔》时出现的一件事情。

《春秋笔》这出戏,现在马派好像也不怎么演了,但是他却是马连良先生的代表作,这出戏于民国二十八年的一月一日,首演于北京新新戏院。

马连良(左)演《春秋笔》

第二点,角色穿的是蓝披,头上却包插了一头粉红色,我认为还是改为绿或者蓝色鬓花头面比较好,如此,和这件蓝披色调也和谐相配。”

随后,他们几个又你言我一语,提了一些意见,最后把这些意见汇总以后派人转告给了马连良先生。第二天他们再去看戏,发现张君秋已经按他们说的全部都改了,证明马先生和张先生都是从善如流的人,认为不对的马上就改正。从这件事充分证明,能成为大角儿的人,首先的品行就是虚怀若谷,有修养,有涵养,即使观众或者是剧评人的剧评,言辞犀利点,只要有道理,他们也会接受,而不是恶语相加或者打击报复,因此,那些历史上的大师们成功能是偶然的吗?那真的不用我再多说什么了吧。

欢迎关注荷露团珠谈戏说戏聊戏

0 评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