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临刑前说了段话,曹操每次读了都会哭,或许我们错怪他了

化而为鹏 2021-04-18 21:40:36

我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期。这其中有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物,他就是曹操。三国中势力最大的魏国国主。也是在历史上引起过热烈争论的人物。有的人说他是一代奸雄,挟持了汉天子,居心叵测!有的人则认为他扶持汉室,稳定天下,虽然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但当时的汉室已岌岌可危,总得有人出来主持大局呗!

听起来双方说得似乎都有道理。但是,《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读史可以通古,读史可以明理。在历史上,曾经发生了这样的怪事;蒙恬临刑前说了段话,曹操每次读了都会哭,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或许我们都错怪他了。时人常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曹操不是真情所动,怎么会哭呢?

对此大家或许也感到奇怪,蒙恬临死前究竟说了两句什么话,竟然能让一个在疆场上叱咤风云的人物黯然落泪?这得从公元前210年的时候说起,当时,秦始皇已经一统天下,并从政治和军事上经过一系列整改,达到空前的统一。历史上的秦朝被后世之人称为“霸秦”,足可见其何等威风了!

然而,就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驾崩了!病危之时,他艰难地将自己的身后事托付给当时他最信任的两位大臣李斯和赵高,立自己的长公子扶苏为皇帝,然后就撒手归西了。殊不知“知人知面不知心”!这两位大臣竟然合伙密谋改了圣旨,立了秦始皇的二公子胡亥为皇帝,并假传圣旨,赐死长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

这件事本来和蒙恬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长公子扶苏在秦始皇生前曾因事激怒过秦始皇,秦始皇一怒之下将他赶到边关督军去了。当时扶苏去的地方正是蒙恬所驻之地。而蒙恬当时统率着300000精兵!秦始皇去世后,李斯与赵高生怕他们的阴谋时间一久被泄露,所以想将朝廷的兵权收回。

另外,李斯与赵高两人以前与蒙恬也有过私怨,因此,他们在赐死长公子扶苏的同时,也想“公报私仇”,顺便将蒙恬也收拾了。这还正应了一句俗语“恶从胆边生”。他们深知这两人绝对不敢违抗圣旨的,因为那时秦朝,在秦始皇的霸权统治下,下面的人从来就不敢违抗圣旨,事实也是如此,长公子扶苏接到圣旨后,立即就自杀了。

而蒙恬看了圣旨后,虽然对此事非常怀疑,但是又有什么办法呢?君命不可违啊!但是他也没有立即自杀,而是交了兵权后让人扣押了。后来,在李斯和赵高下令处死蒙恬时,临刑前,蒙恬说:“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

这段话的大意就是:从我祖父开始,历经三代,为秦国立下赫赫战功。现在我带兵300000余人,虽然身为囚徒,但是,其势力要背叛也很容易,然而我明知必死也不造反的原因就是不敢有辱先祖的教诲,同时也不敢忘记先主的恩德。因此,蒙大将军就这样从容赴死!是可忍孰不可忍!

说到这里,我们再回到三国时期,曹操为什么会每次看了蒙恬说的这两句话会哭呢?因为他感到秦朝时期的蒙恬和现在的自己极为相似,只是自己现在是以军权独揽朝政,外人看来似乎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嫌。如果他现在也像蒙恬当初一样交出兵权,任凭汉献帝去处理的话,估计自己的性命以及全家老幼男女的性命也会被像李斯和赵高那样的人去收拾了。

谁又会给自己伸冤呢?所以,曹操每次看到蒙恬说的这两句话时,就会想起自己当初面临选择时的纠结心态。毕竟谁又愿意背负谋逆篡位的恶名呢?因此,他痛定思痛,痛何如哉!幸亏自己当时没有选择去做一个“愚忠”的忠臣!

2 评论: 0 阅读: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