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三桌面硬盘剪辑是什么感受?LaCie1bigDock

客星科技站 2021-03-01 21:37:03

       各位新年好。

使用价值6999的雷电三桌面硬盘剪辑是什么体验?

今天就来聊一聊LaCie发布时间不算太长的一款雷电三桌面硬盘,LaCie 1big Dock。

作为长时间以图文形式展示评测体验的一枚数码博主,近半年时间也算是凑齐了细致做视频的设备,包括佳能R6搭配两支大光圈RF镜头,电动滑轨、老蛙特种镜头,以及300W大功率LED灯和柔光设备,也尝试做了几期视频,相对于图文形式,个人感觉视频需要的细节更多,同时我又是看重画质的数码博主,拍摄视频素材全部都是4K规格,对于后期存储设备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做视频感觉比图文更加上心,关于上镜,关于配音,对于很多人都是一道门槛,当然对于我也是各种陌生的挑战。

我目前的存储设备有NAS,两块固态SSD移动硬盘,其中NAS最主要的作用还是备份,固态SSD移动硬盘则是常年保存项目资源库,毕竟我一直都是苹果用户,对于剪辑软件能熟练运用的,只有fcpx,而苹果的项目资源库大家都懂的,巨大无比,512G的苹果本根本放不了几个项目资源库,就会爆满。

那么对于有类似需求的小伙伴们,从事自媒体以及影视后期工作者,或者纯粹就是想剪辑视频凑一乐呵的用户群体来说,LaCie 1big Dock这款雷电三桌面硬盘,能带来什么样的体验?这里就同时从视频剪辑图片处理使用场景以及雷电三拓展角度来聊聊这款售价高达6999的16TB桌面硬盘。

简单看看细节

             

正脸,最显眼位置是LaCie桌面硬盘标志性的蓝色大眼睛,这其实是硬盘指示灯,灵感来源于我比较喜欢的一部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的邪恶人工智能HAL9000。

不过2001太空漫游中HAL9000是红色的,而经过大师Neil Poulton之手,这个眼睛替换为蓝色,从02年首次推出来计算,这个经典设计语言已经有十九年历史了。

     

接口方面提供了一个USB3.0接口,一个高速SD卡槽,以及一个支持CF的卡槽,支持老设备的兼容,毕竟现在市场上5D4这类使用CF卡的全画幅相机保有量还是挺大的。

还是希望后续LaCie能更新CF express卡插槽,毕竟CF卡已经是过去式了,未来主流存储规格会是SDXC,而高端规格会被CF express占据。

 

LaCie 1big Dock 整体都是金属材质,磨砂质感手感很好,作为一款6999的桌面硬盘,整体做工是非常优秀的,拿到手也是沉甸甸,用料十足。

底部四个橡胶减震脚垫,接触面积并不小,同时也提供了硬盘的镂空散热孔洞。

背部接口才是最重要的,两个雷电三意味着可以实现雷电菊花链场景,另外还具备一个DP1.4接口,方便连接显示器。唤醒/睡眠按钮可以大幅度节省电力。

LaCie 1big Dock只提供了单块硬盘位,没有设计RAID的场景,因此整机厚度并不是夸张。

硬盘的抽取是通过正面右侧的弹簧结构实现的,抽取后可以看到对应的两块结构,整个硬盘托都是金属材质,而且用料相当厚实。

内置了一块希捷酷狼Pro 16TB 3.5英寸7200转硬盘,缓存256MB,这是一块设计7X24小时运行的专业NAS硬盘,能保证长时间不关机的稳定运行。

LaCie 1big Dock 容量也是根据内置的硬盘规格来选择的,提供了4TB/8TB/10TB/16TB四种规格,读写速度也是对应的有提升,分别是225MB每秒、240MB每秒、260MB每秒以及280MB每秒,在我看来280MB每秒的速度已经足够快速,可以实现4K规格LOG素材的直接剪辑,也能吃满2.5G网络接口的带宽,对于绝大多数用户已经是足够用了,不够用的话还可以选择SSD的Pro版本。

目前酷狼16TBJD价格为3999元,也就是说雷电扩展坞的价格大约为6999-3999=3000元,考虑到市售的雷电扩展坞(和Type-C扩展坞区别非常大,虽然物理形态完全一致)不菲的价格,同时还赠送一根80cm的雷电三数据线,这个价格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角度可以看到厚重的截面,着实有点厚道。

我用游标卡尺量了一下,这个厚度大约是3.56mm。

整个扩展坞连同16TB硬盘在内,重量达到了1716g之巨。

产品设计应该是考虑了全球用户群体,提供了各种规格标准的插头,以及一根80cm的雷电三数据线。

如果你了解雷电三设备的规格,就会知道这一根雷电三数据线也差不多接近300了,如果是更长规格的雷电三,价格还要翻一番。

使用场景体验

外接显示器场景

为什么我要先探讨这个使用场景?

雷电三的最大优势就是带宽,理论上雷电三的总带宽是40Gbps,融合了PCI-E 4.0数据传输协议和DisplayPort视频协议,同时还能提供最大100W的供电能力。

总带宽40Gbps,分为两部分,18Gbps为图像传输带宽,剩余22Gbps为数据带宽,图像传输带宽是动态调节的,而且具备分配带宽的优先权,不够用的时候可以借用数据传输带宽,也就是说数据信号最多只能获得22Gbps的带宽。

通过雷电三接口,最多可以外接两个4k 60Hz显示器,或者一个5K 60Hz显示器,菊花链状态下的两个4K 60HZ显示器通过动态调整会占据绝大部分带宽,留给数据的仅剩7-8Gbps左右(10bit和8bit位深带宽会有轻微差别);而仅输出一个5K 60Hz显示器,留给数据带宽的大约是13-18Gbps(5K分辨率下8bit和10bit位深带宽差距比较大)。

如果雷电三没有外接显示器或者显卡,那么你的所有存储设备最高只能享受到22Gbps/8=2750MB每秒的最高传输速度。

回到外接显示器上。

我们主要区分外接双显示器上,三种场景。

第一个场景就是两台显示器均为雷电三接口显示器,而且均为双雷电接口,这个时候就可以享受雷电菊花链的优势,即苹果本、LaCie 1big Dock ,以及两台显示器均用雷电三数据线连接,这样最后一台显示器的雷电接口还可以外接雷电接口设备,LaCie 1big Dock和最后一台显示器外接的雷电设备共享7-8Gbps左右的数据带宽。

      第二个场景就是两台显示器只有一台有双雷电三接口,另一台则是现在流行具备C口输入视频能力的显示器,比如我就是这种场景。

这个场景其实和第一类场景一样,只不过第二台显示器一般只有一个C口,本质上来说你只是会丢失继续雷电菊花链的设备的机会而已,这样的场景也同样可以带起两个4K 60Hz的显示器。

我左侧的显示器为华硕PA27AC,具备双雷电三接口,分辨率2k,右侧显示器为明基SW270C,2k分辨率,也具备一个C口,实测这两台2k跑起60Hz没有问题,而且第二台也并非是镜像显示,上图系统中已经识别出来三台显示,但是好像有朋友第二台只能跑到4k 30Hz,我后续也会继续关注和测试。

第三个场景就是两个显示器均为普通显示器,没有雷电接口。

      本质上来说,DP接口就已经具备MST(菊花链)的功能,但是在MAC上,这个功能就……

老老实实用LaCie 1big Dock的DP接口吧,同时苹果本通过转接接口连接另一款显示器,如果显示器有C口,那么可以雷电线直连一台,另一台通过DP接口。

     如果你用DP接口想尝试MST功能,基本就是镜像显示了,也就失去了外接双显的意义。

     回到LaCie 1big Dock上,外接双显还是比较轻松的,这里我也建议大家在苹果本外接显示器的时候,尽量选择带C口的4K显示器。

视频剪辑场景体验

视频剪辑场景是个什么情况呢,正常场景为苹果本或者MAC mini通过雷电三数据线连接LaCie 1big Dock,LaCie 1big Dock通过雷电接口连接显示器。

     视频素材从SDXC卡中导出,这里可以直接在LaCie 1big Dock中建立一个资源库,SDXC拷贝的原始素材直接植入这块16TB硬盘中。

LaCie的软件中提供了插入SD卡后自动拷贝的操作,如果你的工作量比较大,还是建议开启这个功能。

我也测试了内置的读卡器对于高速卡的支持。

我手头这张SDXC卡的规格是写入120MB,读取250MB每秒。

     

Disk Speed Test中成绩能跑到写入117MB每秒,读取210MB每秒,基本上能发挥SDXC卡的性能。

至于CF卡槽的速度,我没有测试,毕竟纵观整个相机市场,新出来的绝大部分中高端相机都支持SDXC卡,CF卡已经接近生命的末期了。

闲置出来的USB3.0接口也可以外接其他素材源,比如U盘或者固态移动硬盘。

关于USB3.0接口此刻的读取速度,我也分别用读写速度500MB/秒和1000MB/秒的固态移动硬盘测试了下速度,为USB3.2 Gen2规格(USB3.0、USB3.1 Gen2都是曾用名),速度带宽上限10Gbps。

 

等到USB4.0一统天下,物理接口也是Typc-C形态,使用就会方便更多了。

我目前手头的拍摄设备,最高码率也就是佳能的R6了,最高可以拍摄4K 60帧,c-log素材。

但是佳能R6的CLOG是H265编码,这个编码目前除了苹果自家的M1芯片剪辑不卡顿外,就连iMac Pro也会卡顿,所以我还是换成了普通的4k 50帧,H264编码的MP4格式,这也是大多数做视频用户、数码博主的常用规格。

内置的16TB酷狼Pro硬盘,我也做了一个速度读写测试,Disk Speed Test中测试写入242MB/秒,读取251MB/秒。

AJA测试读写成绩为写入262MB/秒,读取220MB/秒,基本符合预期。

从工作磁盘中向LaCie中拷贝资源库,速度表现还可以。

这次剪辑直接没有用代理和优化媒体,而是4K素材直接原素材剪辑,浏览素材、预览和实时剪辑拖动,都没有出现卡顿场景。

软件使用体验

软件体验这块我就简单聊聊了。

Mac版本下的LaCie Toolkit软件,主要是同步备份功能,以及针对卡槽的自动拷贝功能。

   

类似镜像文件的作用,和我在NAS上使用的同步备份性质一样的功能,更新版本的Toolkit可以设置对应的同步文件夹,并且自定义想要的文件名。

这个功能增加了是否双向同步的选项,以及存档删除文件的功能,默认都是打开的,这样在你误删文件同步后也不用担心,可以直接在扩展坞中找到误删的文件,很人性化。

针对于卡槽的自动导入备份功能,也可以作为卡的内容备份功能使用。

其他使用体验

不使用了雷电菊花链的场景下,你还可以充分发挥这台扩展坞的全部能力,包括外接一块极速的固态SSD移动硬盘。

比如我这次就尝试单独接入一块雷电三接口的固态移动硬盘。

速度很感人,当然就目前现状来看,雷电三固态移动硬盘的应用范围还算小众,这么高的读写速度,是用于应付超高规模的电影机拍摄规格的。

关于供电

LaCie 1big Dock双雷电三接口都具备供电能力,这里我连接苹果本测试了一下供电功率,主雷电口功率大约为45W,副雷电口功率为15W。

这里供电采用了PD协议,但,这样的供电能力其实还是弱了一些,如果能提供65W或者更高供电,那就无需外接供电电源,可能体验会更好一些,我是期待后续有升级。

关于发热和噪音

因为我自己有NAS,NAS的噪音主要来自风扇和硬盘,硬盘占据大头,在硬盘参与读写并且夜深人静的时候会有些吵,不过LaCie 1big Dock表现还可以,第一是只有一块硬盘,第二是具备静音风扇,整体噪音非常低,只有偶尔才会听到一丁点声音。

关于发热,温控还是可以的,我没有详细测试数据,但是表面温度仅仅是温手的程度。

总结

该如何评价LaCie 1big Dock?

从整体方面来看,LaCie 1big Dock集成了雷电扩展坞和存储数据功能,功能上非常完善。

雷电接口的意义就是在这个数据快速膨胀的年代,给予足够的带宽。

对于量大的视频剪辑用户,LaCie 1big Dock提供了高达16TB的存储空间,可以实现雷电菊花链,提供高速读卡器,优化剪辑流程,数据也可以快速备份和同步,支持双系统,可以满足视频用户的重度需求。

此外支持整机5年质保期内免费原厂数据救援1次,对于数据安全来说很有意义。

那么有哪些遗憾?

1块机械硬盘的设计限制了最高读写限制,应付更高规格的视频素材会有些无能为力,如果LaCie 1big Dock再提供一个Type-C接口可能会大大缓解这种窘况。

虽然这种场景还是比较少见的。

另外就是非满血的供电规格,45W多多少少有些遗憾,可以带的起15和16寸Macbook Pro的,至少需要65W以上的供电能力。

感谢阅读这篇原创,有问题可以评论见。

0 评论: 1 阅读:89
评论列表
  • 2021-03-02 08:35

    16t硬盘3999? 3999可以买两块16t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