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神剧和今天的神剧有什么不同?

木石子 2020-11-16 21:41:24

最近《金刚川》上映,虽然电影看似拍得很热血沸腾,但我却是看得面无表情。

电影好不好,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同样是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金刚川》和《上甘岭》、《英雄儿女》之间隔着八百个《八佰》。

为什么我觉得《金刚川》不好看呢?

——不真实!

这个不真实不是电影的故事不真实,我相信人肉浮桥在朝鲜战争中是存在着的。

可惜的是,真实的故事通过创作者的镜头,却变得虚假、浮夸,难以引发共鸣。

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当年的神剧和今天的神剧有什么不同?

有人会问:神剧不是最近几年才有的吗?当年有什么神剧?

其实不然。

我们为什么吐槽神剧,因为它们不尊重战争,因为它们不尊重客观规律。

比如被广泛吐槽的手撕鬼子、裤裆藏雷等等。

但你想过抗战神剧的鼻祖是谁吗?

说了你可能不信,就是咱们奉为经典的《地雷战》和《地道战》。

有人可能要急眼了,“你怎么能把抗战神剧和《地雷战》放在一起比较呢?”

不着急,咱慢慢地分析一下。

我在上文说了,抗战神剧“神”在哪儿?

神在不符合历史事实和客观规律,比如手撕鬼子、子弹拐弯、包子雷等。

这样的问题同样在《地雷战》上也有,《地雷战》我小时候看过,记忆犹新的一个片段是鬼子用扫雷机器扫到了某个地方,扫雷机器有反应,然后鬼子用手刨开,刨出来一坨屎。

我就问你扯不扯淡。

这样的片段比比皆是。

在抗战神剧霸占荧屏前,曾经在大陆也上映过一部有点“神”的电影——《举起手来》。

不知道为什么在很多大众观众心中,他们老是把《举起手来》和《鬼子来了》混淆。

这完全不是一回事,好吗?

《举起手来》里就有一个堪称弱智的日本鬼子,由潘长江饰演。

而且电影里,基本上没几个正常智商的日本兵。

这够不够扯淡?

为什么我们在看《举起手来》时,只是会心一笑,并不会觉得这个电影很侮辱智商,当然也不会觉得很生气。

喜剧题材是一个原因,当然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因为它够“真实”。

这里的“真实”,和说《金刚川》的真实是一个意思。

不是故事的真实,而是电影的真实。

同样我小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铁道游击队》,也很“神”,我们是把它当武侠片看的。

“爬上那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这句歌词真的很贴切。

骑着自行车飞火车,简直可以和乔峰段誉一拼高低。

现在回过头来再看《铁道游击队》,我依旧觉得它和“神剧”还是有所区别的。

有人可能不太理解,这两者的区别到底在哪?

这么讲吧,故事真实是编剧的功劳,或者直接一点是原作者的功劳;

影视剧呈现的效果真实,那就是导演、演员以及所有创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了。

为什么今天有一些翻拍剧,很难达到前作的高峰,原因很简单,不是剧本不够好,而是导演太差劲。

导演差劲,那就引发了一系列蝴蝶效应,不会调教演员,致使演员演得差劲;

当然间接影响了底下的各个部门,他们也都瞎胡闹、混日子,这样一来,拍出来的影视剧自然一部比一部假。

这样正是同样和“神”挂边的抗战电影《地道战》和今天的抗战神剧会给观众截然不同的反馈的原因。

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神”,而是整体质量很差。

《地道战》里的农村也好、农民也罢,它给人的感觉就是农村、就是农民。

虽然这个故事你觉得好像不大现实,但演员的演绎,以及整个服化道的给力,可以将“故事的不靠谱”遮掩过去,从而达到瑕不掩瑜的效果。

今天的抗战神剧,除了故事不真实,整个创作团队没有一个在线,这样一来,“神”这个缺点就会被无限放大,成为了诟病。

这个定律同样也适用于喜剧电影

今天的很多喜剧烂片都是“师承”周星驰,恶搞、无厘头、浮夸、屎尿屁。

可是周星驰可以凭借他自己的导演才华和精湛演技,将这些缺点全部遮盖在下面,并且放大他的技能让观众捧腹大笑。

今天的喜剧烂片呢?

没有周星驰的命,却得了周星驰的病。

确切地讲,今天的抗战神剧应该称之为抗战烂剧。

“神”不是它唯一的槽点,就算它不“神”,也是个烂剧。

学习前辈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可你们非得“取其糟粕,去其精华”。

这影视行业能好吗?

0 评论: 1 阅读:286
评论列表
  • 2020-11-17 19:39

    就是影视圈被资本承包了,一切向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