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无疑是目前热度最高的一部电影,但是这样的爆款作品必然会存在着争议。
上映仅仅6天的时间,票房就突破5亿,就连好莱坞特效大片《哥斯拉大战金刚》都不是它的对手,可见张子枫的这部新电影究竟有多么豪横。
作为新生代的演员,张子枫对于角色的塑造能力的确是超过同龄人的,再加上这部剧的一众主演,包括朱媛媛,肖央等人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实力派演员。
虽然是新人导演的作品,但是这部电影依旧质感满满。
女性视角的敏感题材
首先最值得称赞的就是这部电影选择的题材,关注女性的作品层出不穷,但是像《我的姐姐》这样将视角放在重男轻女上的作品却是十分罕见。
无论是在家庭或是在社会上,重男轻女都是较为敏感的题材,虽然目前这种情况在许多家庭中仍然存在,但是真正将其搬上荧幕,影响更多人引发大家思考的作品,目前来看较为完整的就是《我的姐姐》。
封建观念下,姐姐们一直都是被迫害的那一方,无论是她们自愿或是被迫,都不约而同地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尤其是在有弟弟的情况下,女性都会成为牺牲者。
在影片中张子枫饰演的是这样一个面临选择的姐姐,而朱媛媛饰演的姑妈则是已经成为牺牲者了。
两位女性所代表的是两个不同时代对于同一件事的不同反应,但是从影片也能够看得出来,姑妈的生活并不如意,甚至状况百出。
而张子枫如果选择了同样的路,很有可能比姑妈过得更凄惨。
但是总有一部分人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来评判一件事究竟是对是错,张子枫饰演的安然尽管在坚持自己的想法,也依旧会被身边的人所影响。
因此对于这一话题的探讨,是这部影片最大的突破以及特色。
人物丰满,角色设定有参照
在《我的姐姐》这部电影中最为出彩的一个角色就是张子枫饰演的安然。
虽然张子枫的影视作品并不多,产量不高,但是却部部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在《唐人街探案》时,她饰演的小女孩就因为一个让人惊悚的眼神,成为了一个重要人物,她的表演是极富感染力的。
在这部电影中,张子枫更是将哭戏演绎到了极致,再加上这一人物角色本身就是十分丰满,观众也能够感同身受,代入感极强。
单单是安然所经历的童年,相信很多人就无法指责她的坚持,毕竟一个从小不被父母看重,没有感受过亲情且险些被抛弃的女儿,又怎么会从一开始就选择与一个没有建立感情联系的弟弟,一起度过以后的日子呢?
即便是脱离了父母,安然的生活也是一地鸡毛,不仅在姑妈家被表哥打,甚至还要被姑父偷看洗澡,长大以后更是早早打工,实现经济独立。
对于安然来说,她的姑妈反而更像她的母亲,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安然很难让所谓的亲情占据自己的理智。
可以说,合理的铺垫让安然这一角色更为立体。
不仅如此,在电影中还有姑妈作为这一角色的参照物,同样是姐姐的她一直以来都遵循着长姐如母的原则,尽心尽力地为家庭付出。
但姑妈也同样知道,这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将全部被磨灭。
安然如果选择抚养弟弟,那么她必然会成为下一个姑妈,这就是对于所有的姐姐们来说最残忍的事情。
开放式结局因“三观不正”被反噬
从这部影片的整体架构来看可谓是相当的出色,但是最终的开放式结局却引来了不少网友的不满。
安然从一开始的反抗,就是为了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在最终签字时,她却放下了笔,带走了弟弟,可见她的选择还是将弟弟与自己捆绑在了一起。
这就导致她前期的坚持,看起来更像是刻意地向观众传达自我觉醒的理念,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以男女不平等的方式为结尾。
从观众的评价来看,这样的结尾所能让她们想到的就是宣扬奉献式女德,阉割自我,抹杀掉自己未来的更多可能性,结局恶心。
的确,这样的结局很容易让观众无法接受,毕竟与前期的电影立意大相径庭,这就很容易遭到反噬,从而让观众抵制这部影片。
不得不说,这样的结局的确是有些可惜,《我的姐姐》选对了一个有争议且能够引发观众共鸣的题材,但却缺少将其正向引导的能力。
遵从本心难道不是最独立自由的么?[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非得狠决才够完美么?
网上一些所谓“女权婊”其实是个男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享受不到男人该有的尊严,也不希望别的男人享受到,他们希望所有的男人都和他们一样在现实生活中委屈求全,这样他们心里才能平衡一点好受一点,简直就是心理扭曲[汗][汗][汗][汗]
一部电影而已,虽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但也有戏剧化加持。不必过于上升为道德高度。只需欣赏就行!
人红是非多啊
就应该让眼瞎的人看看现实,让他们知道现实跟童话没有关系,现实只有妥协。
打拳打拳[得瑟]
现实中的那个姐姐,据说是拿了赔偿,孩子送乡下了。不知真假?有知道的么
这是有人嫉妒这部电影了吧
烂片的定义是什么啊!三观不正,演技差,剧情差,选角色有问题?
这个电影论的不是对错,是反应了一个二胎开放后的社会现实,至于什么是对的就是大家看了后需要自己去思考的
如果是哥哥,绝对会养着妹妹。
电影很好 看完之后值的去思考 值的去反思 生活中的偏见
和演员无关,片方拿明朝的剑斩清朝的官,只为了让片子迎合主流观众的年纪,真的蛮恶心的。
本来一开始不想抚养弟弟,是作为一个从小不被家里重视的孩子,作为家庭长女不想抚养家庭二胎,这里没有亲情,只有舆论压力和父母,她对弟弟这个人没有一丝感情。这中间大概是她→父母→弟弟,由于父母对她的待遇,所以第一个→基本上断了。 但是经过一系列剧情之后,她对弟弟有了感情,成了弟弟的姐姐,不论是外在环境促成还是其他亲人的对照,或者是经历多了,反正让她们两个真的成为了拥有亲情的姐弟俩,是这亲情的关系影响着这样结局的到来。 能不能有点解读的心态? 罢了~ 算了……我发现想解释清楚的话话会有点多,解释的对象却不一定有耐心听。
这个电影,真的是圣人在评论,恶毒都在现实,没法评论,电影的进步,但是,希望能倒推法的完善
女权和抚养弟弟并不矛盾,也不对立,怎么就扯到三观了,啧啧
当哥哥带着妹妹你们觉得这是责任,怎么姐姐带着弟弟你们就想着女权。这就是你所谓的平等吗
小编煽风点火 小心爆炸[吃瓜]
女拳师要打拳了
重男轻女延续这么多年了,这种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存在这么久,谁会站出来说话呢?
重要是真实。导演拍电影出来,不是都为了一个塑造高光伟,假大空的主角。有些电影就是用不完美的现实,来刺激人们,正视某些问题。
长兄还如父呢,长姐如母怎么就三观不正了
小编这话说的,有些牵强啊,一个结局也是仅仅代表导演的内心倾向而已吧,但不要忽略了电影当中体现出的问题,这个才是主要的,也才是重点。人各不同,内心所想也一定是千差万别,仅以此结尾评价三观正不正,不实际。
又特么鼓吹重男轻女了,又鼓吹女权了,现在的女的都特么被社会养成大爷了,啥都是女士优先。
本来就是烂片[笑着哭]
[笑着哭]圣母婊哪能接受别人成为圣女[笑着哭]诋毁这部电影的几乎是女性[笑着哭]
三观正不正,最起码心要正,心正了什么都好说
这才是真实的社会现象
不会再上当了[得瑟]
这片子远没到讨论三观的程度吧。这个算是人民内部矛盾吧
重男轻女这个问题 有些人体会不到的[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扔下弟弟三观就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