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映六天以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几乎是一天一个飞跃,在发文之前,该部电影的总票房已经超过了27亿,单日票房成绩依然居春节档首位。
个人觉得,根据目前这个趋势,这部新戏的票房涨到30亿指日可待。换言之,现如今的贾玲真的要开始减肥了,因为在之前,她曾承诺“票房到30亿就瘦成一道闪电。”
当然,这部电影能够达到现在的成绩,是离不开很多人的努力的。首先是导演和女主角贾玲,以及这部电影中的所有参演的演员们,还有就是无数为之感动的观众们了。
说到这部戏中的演员们,是真的演得好啊。演技非常自然,不做作,不尴尬,搞笑的时候让你开怀大笑,感动的时候让你痛哭流涕。
其中,作为主演的张小斐、沈腾、贾玲、陈赫四位主演最为优秀。下面我们就《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中的几位演员,来说一说他们的人物塑造特点。
张小斐饰演的李焕英是非常有特点的。因为她不仅是年轻时候的李焕英,她是有了48年记忆的李焕英。
所以,虽然她是一个年仅22岁的小姑娘,但是却能从她的眼里看到为母则刚的慈祥与温柔。
最有感染力的就属张小斐的笑了,电影中李焕英是一个非常爱笑的人,她的笑特别冲击力特别强,完全将李焕英这个人物的性格凸显了出来。
乐观、真实、自然,尤其是在看到自己女儿在舞台上表演时的因感动而笑中有泪的样子,真的一下子就戳中了观众的心。
沈腾饰演的沈光林是承包整部电影中的笑点的一个人物。他因为父亲在厂里的地位而受到了很多人的“爱戴”,他很虚荣但是也很真诚。
其中最明显的一个场景就是为了追求李焕英而在舞台上的那场啼笑皆非的演出了。
那样的时刻是尴尬而丢人的,但是在看到喜欢的姑娘笑了,就义无反顾地转身回到舞台上接着表演。
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观众都觉得《你好,李焕英》这部影片中最意难平的就是李焕英和沈光林的结局了。
贾玲在这部戏中,其实不能说是在演,应该说是在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感,因为这部电影是贾玲自编自导自演写给妈妈的。
正如,她在《王牌对王牌》中说的一句话:我认为这部电影对得起我对我妈妈的感情,我把心掏出来了,给你们看。
还有一位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陈赫了。2月16日,陈赫也因为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而被大家夸赞上了热搜,更有观众觉得陈赫真的把冷特给演活了。
虽然陈赫在这部电影中的戏份不是很多,但也占据着很重要的部分。冷特这个人物一出场是以包袱开头的,不论是威胁贾晓玲还电视机,还是反手抽烟,亦或是被马车拉走,都是以一种喜剧形式为观众逗乐。
但是到了后面,冷特的母亲住院,这个场景中冷特的一句话点醒了贾晓玲,让她决定了要撮合母亲和沈光林在一起。
“我有时候在想,如果我妈当年生的不是我,那她应该过得比现在要幸福吧。”这句话也开启了电影中的极大一部分的剧情。
个人觉得,这也是这部电影中极为重要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作为一个子女愿意牺牲自己而成就母亲的快乐。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冷特的表情还有语气都拿捏得非常好。对母亲手术的担心和对自己从来没有为母亲做过什么的愧疚和悔恨。
再者还有一个场景是冷特和贾晓玲在雨中的一场戏。两人去避雨在一个狭窄的地方,因为彼此靠得很近,所以能听到心动的声音。
这个时候从冷特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对贾晓玲动心了,懵懂但又真实。因此在划船的时候才有了他和沈光林的第一次握手,互相表示两人连桥的身份。
最后一次就是贾晓玲打算要离开了,本来冷特是打算要和晓玲表白的,手里的心形瓶盖始终也没送出去。
其实,在这部电影中冷特这个人物是非常简单的,之前是一个混混,在遇到贾晓玲之后产生了对爱情的追求;
但是一直以朋友的身份陪在贾晓玲身边,甚至是到最后晓玲说要离开了,也没有说什么离别伤感的话,因为他知道贾晓玲终究是要离开的。
显然,这就是我们现实中存在的人,没有小说中那样的对爱情轰轰烈烈的追求。没有什么难舍难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路。
另外还有一点可以证明冷特演得很赞的就是,在这部电影中,看到陈赫的第一眼没有想过他是曾小贤,甚至是特别搞笑幽默的场景中也再没有了曾小贤的影子。
不得不说,这是陈赫最近几年很有代表性的一次表演了,完全展现了作为一个演员的素质与修养。那就是以演技服人,用不同的表演展现不同的角色,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感觉。
好电影,祝票房大卖!
水母
第一看这么正经的陈赫
陈赫的眼神有得一说[点赞]
我认为这部电影对得起我对我妈妈的感情,我把心掏出来了,给你们看。所以你们得给钱[得瑟]
每一个我喜欢的演员
大碗娱乐看来吃饭真用大碗啊,一个一个都胖了!
唐探一那个警长还挺好玩的
乔杉的出场也是一大亮点,
我记得有人说过闪电⚡起码4-5米宽。是真的吗?
陈赫这次确实把人物演活了,感觉这个冷特的角色就应该他演
陈赫之后,再无冷特
30亿了
瘦成闪电有点难,不如想办法把闪电弄胖
赫赫演技还是有的[呲牙笑]
陈赫,沈腾,都很让人喜欢
厂长词在心中说不出口,却仍是杈威,李焕英只要女儿开心、快乐,这一思想从开影到结尾一路贯穿!这两个才演的好,还不显浮躁!
喜剧这一块,陈赫不曾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