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给了吴京一根玉米,有多少人注意到了《金刚川》的这一幕

浮世人物志 2020-11-17 20:08:20

《金刚川》似乎是一部“半路杀出来”的电影,它把困于2020年疫情的人们,拉回到70年前的抗美援朝战争,同时也让观众意外见证了20多年来中国影视工业的喜人发展。

从《金刚川》的主旋律题材、电影工业技术的运用上,它都似乎是那种班级里的优等生,积极上进,几乎接近完美,无法挑出太多毛病,以至于让人只能远远看着,心感无聊,跟着人群附和拍手就好。

但《金刚川》却是一部有“反骨”的电影,它在叙事结构、主题表达上的尝试,也成为了这部电影在上映后一直被吐槽不断的焦点。

《敦刻尔克》群像式的叙事结构,是否造成了影片内容的重复杂糅和理解的困难?

淡化政治的表达,甚至单独以一个部分进行「对手」的叙事,这是否意味着导演管虎屁股不正?

毫无争议,《金刚川》在主旋律命题作文框架的技术展现上,是值得称道的,堪称此类电影在技术展现上的一次重大突破,相较于前几年频繁见于各大卫视神剧的“手撕鬼子”、“八百里外一枪毙头”的五毛特效,《金刚川》做到了贴近真实残酷的战争。毕竟,《金刚川》的导演之一郭帆曾拍出中国科幻电影里程碑的《流浪地球》。

但是,《金刚川》在叙事结构、主题表达上的尝试,毁誉参半、众说纷纭。下文拟从此两个方面进行评述。

叙事结构:抗美援朝有多残酷?一个人死了三次

根据电影中的表达,《金刚川》分成了4个部分,每个部分题目分别是步兵班、对手、高炮班、桥。

但是实际上影片最主要的内容表达都放在了第三部分高炮班上,第四部分交待影片结局的同时更好似已经与第三部分相融合为一个部分。(影片中从开始到第37min左右为第一部分步兵,37min到58min为第二部分为对手,第三部分高炮班从58min到1h42min,第四部分桥从1h42min到结尾1h54min,可以看到,从时长上判断也是第三部分占了最主要内容)

一言以概之,《金刚川》无非讲的就是过桥、炸桥、守桥、修桥。

更具体而言,也就是解放军为了打赢最后一战,步兵抽调大量部队去金城决战,却被中间的一座桥挡住去路。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要炸,志愿军这边的工兵班要修,高炮班要守。几番炸桥又几番修桥之后,电影以志愿军搭建的人桥通过了解放军大部队而告终。

故事很复杂吗?并不。其实将故事以传统四平八稳的线型叙事之后,便会让人觉得故事很明确清晰、简单直接。

但是,导演管虎选择的是《敦刻尔克》群像式的叙事结构,从四条线多个人物的角度来讲一件事。

从某种程度上,我并不认可《金刚川》采以这种叙事方法,如此一来颇有点为了使用而使用的炫技之感。叙事结构和手法只是表达的工具,它们服务于内容主题的需要。

而在《金刚川》的多角度叙事中,吴京饰演的关班长死了三次,这只能让人调侃导演是故意为之,战争已然残酷到让一个人死了三次?

对于《金刚川》而言,运用这种多角度的叙事手法,破坏了故事的连贯完整,前三个部分的很多内容都是重复杂糅的,也难怪看后不少观众吐槽自己是一个电影看了三遍,怀疑人生。

这样的叙事结构也让人难以理解这个其实本质上比较朴素的故事,故事概述其实无非就是过桥、炸桥、守桥、修桥。但是电影的四段叙事,将一个连贯的故事切割成了四个部分,而且各部分之间并不具备完全独立的条件,内容之间互相重复,既给了观众倦怠感,也提高了理解电影的难度。

但是,导演管虎这种叙事结构的使用,也包含着一种野心。

笔者曾听闻一位资深的记者前辈说:“小记者写事,大记者写世。”

这句话也适合拿来理解管虎在此片中对于叙事结构的选择。线型叙事太过于陈词滥调,更多还是局限于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角度的事。

而群像式多角度、人物的叙事,更像是对于真实众生相的描绘,放眼整个世界,甚至成为历史。

这几年来,《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电影的拍摄也都体现了这种类似的叙事结构,这也体现了我国主旋律文宣水平的发展。

但具体而言,对于《金刚川》,使用群像式的叙事手法还是有点像“小女儿强穿上了大人衣“,谈不上“如芒刺背、如鲠在喉”,但实在不合适。

《金刚川》的“小女儿”特质,既来自于传言中只有2个月左右的拍摄时间,因而“发育时间”短,也来自于选题的内容过于宏大且复杂,青春期的少年可能并不足够有这样的能力去掌控如此浩大工程。

抗美援朝,其中涉及到的军事、外交、历史、政治等问题,纷繁复杂、盘根错节,足够一代学者研究一生。

因此,无论作为导演亦或是观众,也不应奢求一部两个小时的电影能够面面俱到,甚至是展现众生相的全景。

《金刚川》的制作周期短、涉及主题大,让其难以再去用多角度的群像式叙事结构面面俱到,强行使用也只能让一个人死了三次,观众无法理解导演表达的意图,角色的形象也被冲淡和稀释。

主题表达:从敌人变成对手,导演管虎歪了屁股?

《金刚川》中,导演对于一些词语的表达、细节的拿捏,体现了这部电影在主题表达上完全不同于以往中国主旋律电影的特点。

电影的英文翻译名字是The Sacrifice——牺牲。用这个词来概括《金刚川》整部电影,是恰当而又不恰当的。

中国志愿军试图以落后的武装、忠肝义胆的血肉之躯,以及锐不可当的胆魄,抵挡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坦克飞机大炮,这在当时的世界其它国家看来几乎就是螳臂挡车。

但正如电影中小胡说的:“我们那年都十七八岁,没有一个怕死的。”志愿军战士们视死如归、前仆后继,为国家和人民勇往直前、冲锋陷阵,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他们中的一大批人以牺牲换来祖国长达70年的和平安宁,他们永远值得我们的敬仰。

但是,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当时面对的美军已经是拥有航母、核武器,以及各种飞机、大炮、舰艇的现代化军队。

换言之,两军当时几乎完全不是一个时代的对手,志愿军在军事武装上是落后于美国一方的,也因此不幸遭受了大量的伤亡。

同时,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后勤补给一直是困扰志愿军的一个巨大棘手问题。志愿军战士们在面对着军事武装和战斗能力的巨大差距的同时,还忍受着饥饿、寒冷和伤病。在抗美援朝中,大量士兵其实并非在战斗中英勇牺牲,而是因伤痛或因补给缺乏被冻死在严寒的朝鲜半岛。

志愿军战士们因战斗以及艰苦作战条件的死亡,以牺牲这样的词语表达是贴切的。

但是,电影《金刚川》并不是一部只表现了志愿军战士伤亡的电影,它包含了对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一方士兵伤亡的描绘,这集中表现在第二部分「对手」中。

注意,导演在电影第二部分的命名中用的不是「敌人」,而是「对手」。同时,片名英语名字为牺牲,而电影中其实并不仅仅有中国志愿军关班长、张飞等人的牺牲,也包含了美国士兵希尔的死亡。

这样的细节表达,区别于以往我国任何主旋律电影,电影的政治味道消失,电影某种程度上开始具备了反战的表达,甚至是世界主义的情怀。笔者写到这里,脑子里甚至都开始响起Beyond闻名于世的反战歌曲《Amani》、《光辉岁月》。

“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政治”(引自《论持久战》)《金刚川》以中国电影工业技术的纯熟运用表现了「流血」的一面,却通过叙事角度、细节的拿捏淡化了战争其「政治」的一面。

这样的改造,也让许多观众大呼导演管虎“屁股歪”,没有完全强调抗美援朝战争的正义性、伟大性,甚至将豺狼版的敌人称作对手,给了其表达的部分,更不吝于让敌人获得足够多的台词和戏份。

但在我看来,这其实是国产主旋律电影的一次卓越尝试,更是走向国际化市场的重要一步。

面对真实的战争,我们是怎样便如何。对于敌人的艺术呈现,我们既不矮化也不美化,只是真实的还原,这才体现了我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直面历史,谨记英勇先烈们的教训,铭记他们建立的功勋和遭受的苦难,这或许才是对他们最好的缅怀和纪念。

导演管虎对于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选取其实是非常有趣的,电影主题的表达不同于以往主旋律电影的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人物事迹,管虎并没有聚焦于带有个人英雄主义的作战,而是关注于每一个具体的人,关注主流英雄之外的牺牲。

《金刚川》对每一个英雄的牺牲都给予了前后照应,如最后拿着木头准备修桥却被延时炸弹炸死的刘浩,张译饰演的张飞牺牲在了与希尔战斗的一号炮位。

电影的不同部分叙事,补足了上一部分缺失的细节,内容固然是有所重复,但是累积的情绪却又像是诗经一般一叹三咏,反复提醒观众“最可爱的人”已经牺牲的事实,调动观众的情绪体验。

值得一提的还有其中刘浩的一条故事线,导演在这个人物上埋下许多的“美好”,既有刘浩想为战死的战友报仇以及想拿勋章的男儿志气,也有他与同为老乡的女话务员之间欲言又止的朦胧的、美好的爱情。

但是,电影却将观众埋在这个人物上的美好期待最后全部一一撕碎,女话务员与刘浩之间的爱情始终欲言又止,没有直接表达彼此的心意,女话务员被突发的延时炸弹炸死,刘浩最后也壮烈牺牲。

电影聚焦和关注的,不是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作战,而是集体的配合和温情。

张飞(由张译饰演)面对棘手的敌人,以及关班长(由吴京饰演)的替换作战位置决定(关班长将暴露的一号炮位留给了自己),正焦躁之时,属下士兵递来玉米关心张飞,而他却舍不得吃,带着这节玉米跑大老远,装作若无其事递给了师父关班长。一节玉米,传递了一个团队之间的温情。

电影的主题表达是群像式的,关注每一个无名英雄,题材本身也放在了看起来其实没有主力作战那么耀眼的工兵班和炮兵班上。

但是,金刚川的“炸桥、过桥、修桥”,实际上只是金城战役里配合主力部队作战的一个微小组成部分,后来“奇袭白虎团”的原型杨育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远比金刚川上修桥的原型“工兵英雄”张振智更为大家所熟知。

克服美军的轰炸,修桥以让大部队通过,这件事比起同在金城战役期间发生的“奇袭白虎团” 几乎不可同日而语。

杨育才在“奇袭白虎团”一役中,通过化装成南朝鲜军,直接消灭了南朝鲜军最精锐的“白虎团”。战后,杨育才也记特等功,授予一级战斗英雄称号,侦察班荣立集体特等功。

上世纪六十年代,他的事迹更被改编成样板戏《奇袭白虎团》,而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八个样板戏之一。(当时的人们可能不识字,很多人却都能吟唱背诵其中的桥段)

但是,电影《金刚川》恰恰就具有这样的“反骨”,它的主题表达,某种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主旋律电影表达。

它对小人物的关照和真实战争的客观呈现的视角上无疑是进步的,也契合了其英文片名牺牲的题目。

牺牲不是仅仅存在于各种宣传里大肆报道的孤胆英雄,更存在于面对残酷无情的战争中的每一个平凡普通的人,每个环节的牺牲都是英雄。

《金刚川》在主题表达上,除了在内容选材以及关注焦点上存在反骨,关注那些无名英雄,强调他们的牺牲价值,其背后也更蕴涵着中华文化的一种悲悯苍生的气质,是哀苍生之多艰,更是《孙子兵法》最后所强调的上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战争终究只是两败俱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法真正给人民给世界带来福祉,不过是一场零和游戏。

《金刚川》敢于直面敌人(对手)的历史事实,通过希尔在电影第二部分开头背诵《启示录》展现他内心对于战争的挣扎,他对于志愿军一方是丧门神、是恶魔,但其实他内心里并没有那么坚定毁灭的决心,一意孤行与张飞决战只是因为他想给战友报仇,最后也战死在与张飞的决战。

《金刚川》不丑化也不美化敌人,也更不是和稀泥式地鼓吹妥协退让,无条件地反对战争,而是重视人的生命和价值,展现牺牲的可贵和代价,从而警醒世人对于和平的珍惜。

197653,这是目前我国官方最新公布确认的抗美援朝牺牲烈士数量,他们的英勇牺牲为祖国70年的和平安宁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这都是他们生命的代价。

面对来之不易的和平,我们惟有心怀悲悯去仔细珍惜,认识到战争给人类一损俱损的伤害,才能真正不愧于先烈们遭受的苦难,更不愧于人类的文明。

0 评论: 0 阅读: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