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喜不送伞,丧不后补,寿不送烟”啥意思?老祖宗送礼的讲究

欣悦亦能 2023-11-20 23:05:07

在农村地区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喜不送伞,寿不送烟,丧不补礼”,这句看似简单的谚语,却包含了我国人的许多讲究。

送礼是我国文化中长期以来的一种传统,但在不同的场合,送不同的礼物,同样体现出我国人礼仪之道的独特内涵。

01

我国传统送礼文化

我国人从古至今一直讲究“礼尚往来”,形成了独特的送礼文化。

送礼原本是表敬意,增进感情的一种方式,这一点在古今中外都是相通的,但是我国送礼文化还蕴含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我国的“礼”文化源远流长。

早在周代时期,我国人就十分注重礼仪,还专门编撰了《周礼》《仪礼》《礼记》等书籍阐述礼仪规范。

“礼”这个汉字最初的本义是“敬神”,到后来才逐渐演变为一整套行为规范。

在农业社会时期,送礼逐渐成为乡邻们表达友谊、互助互惠的一种方式,也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例如因为“伞”与“散”谐音,所以喜庆场合不送伞这类礼物,都可以追溯到“谐音禁忌”的习俗。

我国传统送礼非常强调“礼尚往来”的原则,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时代,乡邻间送礼的各种物件往往会占去一个家庭大部分的开支。

我国古代乡村送礼有许多不成文的规定,不同的礼仪场合要用不同的礼物表示敬意,若是送错了礼物,不仅不能达到敬意的目的,反而有可能给对方带来怠慢之嫌,引起误会。

所以送礼时必须要量力而行,真正要重视的是友谊和感情,而不能只停留在物质方面。

当代我国的送礼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送礼不应该成为人际关系中的一种负担,更不应该只停留在物质层面。

如果一味地比较价值昂贵的礼物才显得诚意,那反而有违送礼的初衷,真正珍贵的友谊不需要靠物质来维系,而是需要来自内心的真诚问候和关怀。

我们应该在传统美德和现代生活之间找到平衡,传承送礼文化中的精髓,避免其中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送礼文化博大精深,无法一言蔽之,它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

看似琐细的送礼习俗,其实折射出我国社会的价值观念,我们既要深入挖掘送礼文化的内在价值,也要和时俱进,继承发扬光大,只有这样,这一传统美德才能发挥积极作用,而不会成为现代社会的负累。

02

婚不送伞

人逢喜事精神爽,遇到周围有人结婚,大家也会替他们感到开心。

当有新人要结婚的时候,全部人都兴高采烈,纷纷准备礼物去贺喜。

到场祝贺新人时,一般大家都只会带上礼金,遇到特别好的朋友时,可能还会额外送上一份礼物来表达自己的祝愿。

新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新郎官坐在高台上,新娘子羞答答地低着头,大家鱼贯而入,把礼物往台上一摞,然后大声祝福新人早生贵子、白头偕老,新郎新娘也腼腆地笑着回礼。

在这喜气洋洋的场合,大家都很注意自己送的礼物要寓意吉祥。

像红枣和桂圆代表着圆满和滋生,就很受欢迎,长寿面意味着新婚夫妇白头到老,也是好礼物。

但是有一样东西绝不能送,那就是雨伞,因为“伞”与“散”谐音,会让人联想到分离,非常不祥。

哪怕是再名贵的伞,也决不能在婚礼上送出。

如今时过境迁,这些传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喜不送伞”的说法还是代代相传,提醒着我们忌讳的力量,它让我们在喜事中保持谦逊,也不乏古人智慧的影子。

03

寿不送烟

送礼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它体现的是送礼人的心意和祝福,但是,在送礼时也应当注意所送之物的含义,不能有歧义或令人不快,尤其是在为年长者庆贺寿辰时,更应当注意所赠之物的寓意。

在农村,当老人年过花甲之时,家人和亲朋好友会为其设宴庆贺,这称为“过寿”,在寿宴上,来宾们会带上随礼前来道贺,随礼中出现最忌讳的就是烟,这就是“寿不送烟”的说法由来。

“烟”与“咽”谐音,“咽”又寓意着“奄奄一息”,在充满喜庆寿意的寿宴上送上“烟”,对老人而言无异于奚落,使人愤懑。

况且,吸烟本就是有害健康之物,更不应该赠送给老人,所以,在老人大寿时送上烟,会被视为对长寿的诅咒,冒犯了主人家。

与烟不同,酒则是受欢迎的传统随礼,“酒”与“久”谐音,表达了对老人长命百岁的美好祝福,山珍海味、营养补品等保健食品和用品,也是不错的选择,可为老人的健康添寿添福。

当我们准备为他人庆贺时,不妨多注意所赠之物是否暗含不当含义,我们应秉持尊敬和善意之心,送上吉祥如意的礼品,祝福长者健康长寿,若能如此,定能传达真挚祝福,增进彼此和睦,这就是送礼的真谛。

其实,“寿不送烟”的习俗不仅仅存在于农村,在城市里也逐渐被大家认同和遵循。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许多年轻人不太了解这些传统礼仪,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礼仪规范还是被不同程度地传承下来。

比如,在公司为老员工过生日,也很少有人会送烟作为礼物,这不仅因为现在许多场合禁烟,也因为这种礼仪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大家。

另外,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送烟作为礼物已经不再像以前那么受欢迎。

现在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人们送礼更青睐一些保健品、补品之类,比如花茶、人参、各种坚果等都深受喜爱。

这些物品虽然有的价值不菲,但是包含了丰富的保健养生意义,很适合送给老人,可以表达对长者健康的祝福。

当然礼仪规范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比如过去送钟表也被视为不好的寓意,但现在这种观念已经淡化。

重要的是礼物体现的是送礼人的一片心意,如果礼物体现了对长者健康的关心,而不是对寿命的揣测,一般也不会被认为失礼。

04

丧不后补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丧事一直被认为是一件极其严肃庄重的大事,在农村,丧事往往关系着整个家族的名誉。所以,办丧事讲究细致周全,不能有任何差错。

在农村每当有人去世,村里都会派出好几个“管家”来主持丧事的各项事宜,大管家负责全局,小管家负责具体操作,他们忙前忙后,生怕哪里出了纰漏。

即便如此,难免还是会出现些小差错,不过,只要不是太出格的大错,主家也会体谅他们的辛苦,不去深究。

在丧事期间,亲朋好友纷纷前来吊唁,对主家表示哀悼之情,村里关系好的,也会主动请缨帮忙料理丧事。

这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错过了丧期,丧事结束后再想补上你的那一份心意,这就犯了大忌讳了。

因为一旦丧事结束,主家的哀痛也慢慢平复下来,你此时再提起,无异于揭开未干的伤口,再者,丧后补礼多少会被人联想到不祥之兆。

所以,“丧不后补”就是一个提醒——丧事已毕,就让逝者安息吧,不要再勾起悲伤往事。

这其实也体现了我们民间对生死看得很开的态度,死,就让生者记住逝者的美好,活,就让生者活得更充实,过去的无法追回,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丧不后补”,道出了这种豁达看待生死的人生态度。

主家失去亲人,心里还没缓过劲儿来,突然提起已故者,势必会勾起主家的伤感和悲痛,这就像在未愈合的伤口上撒盐,会让主家痛不欲生,主家此时最不需要的,就是受到第二次伤害。

在古代,很多人比较迷信,认为提起已故之人会招来不吉利,如果丧后还想补礼,主家肯定会认为你在暗示他们家还会有人去世,这对主家来说是非常不祥的征兆。

丧事期间不去吊唁,说明你不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丧后你再去,就显得你不尊重主家的感受,也不尊重逝者。这种做法是非常不道德的。

主家也会猜测你丧后补礼肯定有所想要,比如讨好主家,目的不纯,否则正常人是不会在丧后再提起这件事的。

丧事有很多繁文缛节,你丧后还去补礼,显示你对礼节不够尊重,也不懂得体贴人,主家对你的印象会大打折扣。

“丧不后补”的内涵很丰富,它体现了我们民间对生死的态度,也反映了我们重视丧礼仪节的传统美德,现代人如果遇到类似情况,也要遵循“丧不后补”的原则,知趣地让逝者安息,不要再开主家的伤口。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包容与理解,而非墨守成规,送礼的真谛在于表达友爱之情,祝福他人幸福安康。

这就是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真正内涵,如果我们都能时刻牢记这一点,就能不断完善我们的礼仪,使之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其“喜不送伞”暗示了我国人特有的“讳音”文化,在婚嫁喜庆场合送伞,与“散”谐音,预示夫妻分离之意,所以忌讳。

“寿不送烟”中,烟与“淹”谐音,担心祝寿者早逝,也不恰当。

而“丧不补礼”更直白地表达了我国人崇尚礼节的心态——补礼已来不及,只能虚心接受。

这短短一句谚语,浓缩了我国古代对礼仪之道的理解,当今社会,我国人在礼仪方面已不像从前那般讲究,但这句谚语的精神内涵,却值得我们铭记和传承。

0 评论: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