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原型冻死在街上,作者泪崩,边咳血边创作坚持完成

观史馆长 2021-04-14 18:51:52

很多人应该都读过《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行走在冬雪里衣衫褴褛的女孩,营以为生的只有手中的那一抹烛火,像是冬日里底层劳苦人民反抗黑暗的呼啸。旧社会的弊病,让残酷成为了人民无法摆脱的命运,像是被紧紧镶钉在十字架上的诅咒,生来就难以摆脱这人间疾苦。

《三毛流浪记》就是这样一则描绘上海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影片,于1949年在全国上映,正如题目所说,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就是三毛,他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小男孩,从小就失去父母,一个人在旧社会中闯荡流浪,无依无靠,由于头发稀少,只在额前卷做三四缕,因此得名三毛。

《三毛流浪记》一经问世,就引起了众多民众的关注,引发了热议,影片对三毛悲惨生活的揭露,更是刺痛了无数人的心,对三毛同情怜悯的背后是对旧社会冷漠无情的深恶痛恨。《三毛流浪记》其实是改编自一本漫画。

他是画家张乐平先生所创作的连环画上的人物,形象滑稽,只有头顶三根毛。动漫中的三毛,是个善良乐观的好孩子,虽然枯瘦如柴,但是依然靠自己的劳动,在富丽繁华的大上海,自己养活自己,即使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看遍社会的黑暗,尝遍社会的苦楚,依然保持着人性中良好纯粹的真善美。

三毛的原型就是来自于张乐平先生亲眼观察到的,旧时社会的流浪儿。1947年,张乐平在上海以画画维持生计,当时抗战胜利,但是社会还处在动荡之中,不少劳动人民的生活都还依旧艰难,而张乐平的生活,也是不容易。

某一天在他回家的路上, 他路过一个清冷的弄堂,只看见三个衣衫单薄的孩子,光脚站在雪地之中,跺脚取暖,他们围着烤红薯用的炉子,瑟瑟发抖,弱小的身体似乎没有丝毫可以抵抗寒冬的力气,好像头上时刻都悬着刺骨的剑,随时就能斩断他们瘦弱的身躯。

张乐平心如刀割,他丝毫救不了这三个可怜的浪流儿,自己早已食不果腹,生活举步维艰,他拿什么救助他们呢?三个孩子的凄惨模样就像深沉的罪恶扎根于社会一样扎根在他的脑海,窗檐下落着雪花,风声吹打门墙,翻腾着他们的面目,化成张乐平了心中鲜红的血。一夜无眠,一夜无光暧。

等到第二天,张乐平再次经过弄堂时,其中有两个孩子已经死在了那里,没有一点气息残存于世,张乐平看着他们已经化成紫红色的尸体,痛苦不已,他毅然决然要把三个流浪孩儿的故事画下来,把他们的悲惨遭遇公之于众,让他们的凄惨生活被更多大众知晓。

他渴望人们能由此引发共鸣,能够有更多的人关注到流浪儿童的生活,对他们伸出援助之手。三毛的形象就这样诞生了,一个枯瘦嶙峋的光头小孩身上,三根孤立无援的毛儿,就正是那三个冻死街边的小男孩。

为了让角色更加贴近现实,张乐平甚至去找了一个孤儿集中地,去那里跟孤儿接触,了解他们的遭遇。1947年,《三毛流浪记》在上开始《大公报》连载,张乐平把自己的亲身感受深刻的雕琢在了漫画里。

由于他长期编画漫画,后来劳累过度,积思成疾,后来得到肺病,他如果继续创作,只会加重病情,可是那三个男孩的凄惨模样,一直萦绕在他心中,挥散不去,他依然坚持完成创作,誓死都要把流浪儿的故事完成。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三毛流浪记》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还被拍成了电影,就连宋庆龄也与张乐平一起,办了三毛原作画展,越来越多的人一起筹集资金,给像“三毛”一样的流浪儿提供救助。而三毛在黑暗中自强不息的精神也一直留在了我们心中。

1 评论: 0 阅读: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