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日三国负债公布:美国34万亿,日本8.6万亿,中国呢?

趣说古今事啊 2024-05-15 02:26:56
前言

据国际金融协会发布的《全球债务监测》报告中显示,2023年全球债务总额增加了超过15万亿美元,达到313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

其背后主要是欧美发达经济体在拉动,随着债务一年比一年高,作为全球最大的三大经济体,中美日三国的负债金额也备受关注。

美国的债务高达34.9万亿美元,其国债规模也是全球最大,而日本的债务有8.6万亿,虽然没有美国那么高,但他们的国债与GDP的比率却是全球最高。

那么,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负债又有多少呢?

美国债务创新高

根据美国财政部的官方数据披露,2024年1月,美国的公共债务规模突破了前所未有的34万亿美元大关,标志着债务水平的新高纪录。

这一惊人的增长速度,在仅四个月前债务总额尚维持于33万亿美元的背景下,尤为显著,进一步巩固了美国作为全球首要债务国的持续地位,此状况已延续逾十载。

美国政府频繁利用借贷手段支撑其财政运作,但日益累积的债务负担正逐渐显现出其负面效应,导致国家财政灵活性受限,不得不频繁上调债务上限以维系运作。

具体而言,该国当前需将其财政收入的相当部分——约三分之一,专用于偿付债务利息,凸显了债务成本的沉重压力及实际偿还本金的遥不可及。

更严峻的是,高额债务已迫使美国政府多次徘徊于停摆边缘,例如,2023年11月,国会不得不通过临时法案以确保政府机构运作不受中断,反映了债务问题对国家治理机能的深刻影响。

经济学家对此现状发出警告,认为美国的财政管理策略已陷入困境,国家财政健康岌岌可危。

尽管政府多次尝试通过巨资干预以抑制通货膨胀,累计投入达数千亿美元,但通胀形势依旧严峻,未见明显缓和迹象,反呈恶化趋势。

俄罗斯官方亦对此现象进行了犀利评论,指出美国政府每日被动新增的债务利息支出惊人,若任由现状持续,其货币发行能力或将面临理论上的极限挑战。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正遭受通货膨胀的剧烈冲击,消费者价格指数的攀升加剧了民众的生活负担。

新浪财经2021-03-03《盘点美元4次收割全球:拉美被搞垮,亚洲四小龙刹车,巴西破产》

如2024年3月的通胀率超出市场预期,消费者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5%,直接体现在加油成本和房租等日常开支的大幅增加上,民众生活成本的骤升引发了广泛的不满和社会关切。

媒体采访揭示,普通美国人正承受着油价从35美元飙升至45美元一箱、以及房租从每月1400美元上涨至1800美元的经济压力。

观察者网2023-02-14《瑞士政府冻结价值81亿美元的俄罗斯资产》

在此背景下,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动向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尽管市场普遍期待通过降息来缓解经济压力,但美联储内部对于降息时机与必要性的讨论存在显著分歧。

5月初,美联储虽对外释放可能降息的信号,但实际行动迟迟未至,且随后美联储主席的发言强调当前通胀压力依然巨大,暗示短期内降息可能性较低,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内,美国或将继续沿用加息策略以应对通胀难题。

此外,债务问题并非美国独有,日本等其他经济体同样面临类似的财政困境,进一步突显了全球范围内公共财政管理与宏观经济调控的复杂性和紧迫性。

日本债务压力巨大

根据日本财务省最新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年末,日本政府的债务规模已攀升至前所未有的高水平,总计达到1286.45万亿日元,折合约8.6万亿美元,相较于前一年度增长了29.45万亿日元。

华尔街见闻2024-05-10《长期美债需求再次稳住了!美国财政部30年期国债拍卖结果稳健》

这一债务水平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其规模更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的两倍以上,凸显出日本在发达国家中面临的最为严峻的债务困境。

自20世纪90年代起,日本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便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从1990年的69%快速攀升,仅六年后便突破100%阈值,并在2009年跃升至200%,直至2022年进一步增至261%,描绘出一条陡峭的增长曲线。

尽管日本在过去三十年间维持了平均每年约6%的GDP增长率,但其背负的沉重债务负担导致该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政府债务对GDP比率位居前列,成为一个突出的财政挑战案例。

持续走高的债务比率迫使日本维持极低乃至负利率的货币政策,旨在减轻债务服务成本,因为任何加息举动都将大幅增加利息支付负担,进一步加剧财政压力。

进入新的一年,日元兑美元汇率持续走弱,贬值态势不仅压缩了以日元计价的GDP规模,还可能导致其在全球经济体中的排名下滑,面临被德国、印度等国赶超的风险。

国际金融市场中,随着美国加息预期的增强促使美元走强,日元遭遇大规模抛售,汇率急剧下跌,尽管日本央行采取了干预措施,试图稳定汇率,但国际资本流动的动能并未减弱,持续对日元施压。

日元贬值、政府债务累积至历史高位、以及国内生产总值的缩减,三重因素交织,将日本经济拖入了一个复杂的困境之中,亟需有效的政策措施以摆脱这一恶性循环。

中国

截至2023年底,中国国家负债总额为22475亿美元,明显低于美国与日本的负债规模。

这一负债状况被官方认定为适度健康,得到中国财政部的认可。

证据之一是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仅增发了1万亿元人民币国债,显示出政府在债务管理上保持着谨慎与克制,确保债务扩张维持在合理区间。

此观点在环球网于2024年3月21日发布的报道《财政部:中国政府负债水平适度》中被正式阐述,强调了政策层面的肯定。

进一步的数据支撑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4月26日的公告,透露中国国债托管余额与地方政府债券托管余额合计约为70万亿元人民币,这一透明化披露强化了市场对中国债务结构稳定性的信心。

公告发布于人民银行网站的《2024年3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报告中,为外界提供了详实的债务数据。

从相对规模看,中国的负债占GDP比重仅为23.6%,在中美日三国中为最低,凸显了中国经济体的负债结构较为优化。

此外,为了增强金融安全垫,中国人民银行在5月8日宣布,4月份中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增加了6万盎司,这一举措旨在多元化外汇储备,提升国家金融抵御力。

尽管如此,美国著名金融机构高盛指出,相较于某些发达国家,中国的黄金储备仍有一定增长空间,并预计未来将持续扩大储备量,这一动态或将推高全球黄金价格,尤其是在全球加速去美元化进程的当下。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与其他五个国家(波兰、土耳其、新加坡、印度)一同,成为近年来显著增加黄金储备的主要国家,其集体行动已导致过去两年内央行购金量翻三倍。

这一趋势被华尔街见闻在2024年5月6日的报道《过去两年央行购金翻了三倍,几乎全部被这六国买了》中详细记载。

面对全球经济的复杂形势与挑战,各国,包括中国,正通过审慎的财政管理和战略资产配置,力求在保障经济安全与促进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点。

这要求决策者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以确保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同时,有效应对潜在的经济风险。

结语

中国在负债管理方面展现出了显著的审慎与克制,其适度的负债水平、可控的债务增长速度以及积极的外汇储备多元化策略,特别是对黄金储备的逐步增加,共同构建了坚实的财政与金融安全网。

相较于美日等国面临的高额债务挑战,中国以更低的负债比例和稳健的财政政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全球范围内,多国央行对黄金的偏好增长,预示着在去美元化浪潮中,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角色愈发重要,中国作为其中的积极参与者,其政策动向不仅影响国内经济格局,也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未来,中国及世界各国需继续秉持前瞻性的风险管理策略,平衡好经济增长与债务可持续性之间的关系,同时灵活应对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确保经济发展的韧性和稳定性。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深的今天,明智的决策和国际合作将成为抵御不确定风险、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参考信息

新京报官微2024-05-09《再次突破战后禁忌!日本印发国债扩张“防卫费”》

新华社国际2024-01-03《美国国债突破34万亿美元》

环球时报2024-05-09《全球债务高企,畅通经贸是根本对策》

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2024-05-06《「张斌」四问债务增长与债务风险》

中国政府网2024-04-26《2024年3月份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0 评论: 0 阅读: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