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喂饭”看似是爱,其实是孩子的悲哀,但很多父母浑然不知

孕妈咪经 2020-08-08 17:31:00

文/孕妈咪育儿经(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

“宝贝,妈妈喂你吃饭。”“乖乖地听妈妈话,来吃最后一口了。”“别到处乱跑了,妈妈再喂一口吃。”

在中国有孩子的家庭中,类似这样的对话,相信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吧,这样的喂养模式被称为“中国式喂饭”。

孩子疯跑不吃饭,妈妈像个“跟屁虫”一样追着喂饭

每次去表姐家都能看到这样令人“头大”的情景:明明是晚饭时间,四岁的外甥女嘻嘻哈哈地在家里各个屋窜来窜去,而表姐拿着碗和勺,跟着在外甥女后面跑。

表姐嘴里一边说着“快来马上就吃完了,妈妈喂”“宝贝,你再不好好吃饭妈妈要生气了”,一边又无奈地追在孩子屁股后面“求”着她吃。

可是外甥女是想吃了就“赏光”吃上一口,不想吃压根儿假装没听见似的,要么疯跑,要么捣鼓自己的洋娃娃。

其实,每次说起这个话题来,也表示非常的无奈,自己的女儿怎么像个“疯猴子”,这么大了还必须妈妈喂饭,在幼儿园也经常需要老师喂。

而且四岁左右的孩子非常的活泼,每天吃饭都这样追着她跑,让已经上了一天班的表姐身体实在受不了,每次喂完孩子吃饭,她全身像散了架一样。

“中国式喂饭”看似是爱,其实不可取,父母失职,孩子也无益

1.父母过度喂养,对孩子健康不利

不管孩子吃饱没有,家长经常对孩子说“多吃点吧”“再吃最后一口吧”类似的话,可是这个“最后一口”之后永远还有“下一口”。其实,家长的做法是为了孩子好,但是殊不知会对孩子健康不利。

父母给孩子喂饭,很容易掌握不好吃饭的量和吃饭的速度,造成喂养过度的结果。孩子吃的过饱和过快都影响消化和吸收,不利于脾胃健康,甚至喂养过度还会对大脑的智商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2.孩子产生依赖心理,丧失自理能力

孩子如果习惯了父母的喂饭,那么会让他对父母产生依赖的心理,不会用餐具自己独立吃饭,甚至除了父母之外的其他人喂饭都不行。

久而久之,到了上幼儿园的阶段,孩子大了还该喂饭吗?谁又给孩子喂饭呢?可能偶尔老师会喂,但是幼儿园几十个孩子,老师能顾及得过来吗?

别以“爱”为名,却成了“失职”父母,要引导孩子独立吃饭

1.父母不要区别对待,要让孩子上桌吃饭

很多家庭都觉得孩子只是“孩子”,嫌弃他年龄小或者吵闹,不让孩子跟大人一起吃饭,一般会选择提前喂好孩子,或者给孩子单独“开小灶”。

其实这种方式是不可取的,让孩子在桌上吃饭,他看到大人吃饭的行为,会进行学习和模仿,其实是能够增强孩子的好奇心,他会想“我也要试试”,从而锻炼孩子独立吃饭的能力的。

另外,中国人吃饭不就是图个热闹,全家人聚在饭桌上才好,孩子也能带来不少欢声笑语。

2.培养孩子独立思想,抓住独立吃饭“黄金期”

有科学研究数据表明:在孩子12——18个月的时候,家长引导和训练孩子独立吃饭的“黄金期”。

在一岁多的时候,孩子的四肢发展和协调能力处于迅速发展的阶段,而且学习能力也是非常强的,这时候训练孩子开始独立吃饭,事半功倍。

在孩子三岁左右时,孩子需要具备独立吃饭的能力了,家长不要追着喂。

3.家长做饭的时候,可以贴近孩子的喜好

孩子小的时候很多食物和大人吃的是有区别的,别用大人的标准强迫孩子吃饭,或许通过改变做食物的模式,更贴近孩子的喜好。

比如用模具把食物做出可爱的形状,能够激起孩子想要吃的欲望;炒菜的时候把大小切得适合孩子独立夹取……

各位父母,你们有“中国式喂饭”的习惯吗?你们有什么见解吗?

欢迎留言分享,一起讨论。

PS:本文配图来自网络,和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评论: 0 阅读: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