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沉浮录:独霸香港市场二十年的邵氏为什么突然间落寞了?

宠物档案室 2020-07-17 14:44:30

01

2020年7月16日中午,国家电影局发布了一条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于新冠疫情而全面封闭175天的全国电影院线将于7月20日陆续恢复营业。紧接着更是有好消息传来,第2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于7月25日开幕。

彼时,电影行业终于拨开云雾见青天,迎来了新一轮的生机。这次的疫情也将会在华语电影史留下浓重的一笔。

纵观华语电影的发展史,这样的打击和机遇不下少数。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邵氏电影。

02

明人不说暗话,今天就来聊一聊对华语影史影响深远的香港电影开拓者——邵氏电影公司。

邵氏兄弟是浙江宁波人,父亲邵玉轩是上海20世纪初比较有名的颜料商,而且在工商界颇为活跃。有意思的是邵氏六兄妹没有一人继承父业,邵氏一门四杰更是全部踏足娱乐圈。除了第四,第五姊妹,邵氏大哥仁杰,二哥仁枥,三哥仁枚,六弟仁楞,都进入了电影行业。

在那个时候,进入电影行业是要出名的,所以他们的父亲极力反对。

四人团结一心,毅然决定要进入这个行业,于是他们另起名号,老大邵醉翁,老二邵邨人,老三邵山客,老六邵逸夫。

虽然没有子承父业,但是兄弟四人却继承了父亲精明的头脑,分工明确。长兄如父的邵醉翁集总经理、导演于一身,老二负责会计财务,老三老六负责发行。

就这样,早期的邵氏家族企业于1925年在上海成立,取名天一影片公司。

“所谓肥水不流外人田”,公司成立之初,从剧本到摄影再到剪辑发行全是四兄弟亲力亲为,干劲十足,试图打造中国电影公司巨头。

虽然这样做很好的压缩了制作成本,但是却有着很大的诟病。

那个时候邵氏追求商业化的苗头已经初现,这与之后邵氏娱乐至死,过度商业化的没落有着直接的关系。

03

当时中国电影业还处于草创时期,天一经历了20年代的默片,30年代的有声片,以及战争时代上海电影人主导的黄梅戏调电影时期。

中国最早的有声片之一《歌场春色》都出自于天一影片公司。

看到天一公司赚的盆满钵满,其他电影公司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于中国电影史,天一影片公司的出现足以计入彪炳史册。

天一的成功,让邵氏四兄弟有了更深远的想法。

1926年,邵氏老三邵仁枚和老六邵逸夫南下新加坡,开拓南洋市场。这一招棋现在看来可以说是非常的明智,因为无论是1929年美国有声电影进入中国,垄断上海市场,还是1932年一二八战事的发生,邵氏似乎未卜先知为自己留下了南洋的退路。

值得一提的是,天一在那个时候积极踊跃的拍摄以及宣传抗日题材的影片,即便吸收了一部分左翼分子作为该题材的导演和编剧,但其中有大部分都被禁映或者推迟上映,天一的生意惨淡,艰难度日。

04

1934年,老大邵醉翁开始将上海的一部分物资器材运往香港,在九龙清水湾设立香港分厂,专拍粤语片。上海的天一,香港的分厂,新加坡的邵氏机构,邵氏电影王国初见峥嵘,三地同时发展。

后来随着日军的侵略,天一的上海活动逐渐变少,1937年,老大邵醉翁将全部资金器材迁往香港,1938年初就宣布成立南洋影片公司。

当时的香港属于英属殖民地,无论是经济和文化都受到外来的干涉,加上本土文化的融合, 香港电影市场有着足够的发展空间。

邵氏更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为有着新加坡邵氏机构和香港的南洋影片公司,两地同时拍片,成本低,效率高,所以南洋影片公司全力发展。

05

可是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邵氏影业再次进入举步维艰的状态。

直到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如果不是太平洋战争的爆发,邵氏的崛起甚至会更早。

当时二哥负责香港公司的发展,并将南洋影片公司,改为邵氏父子公司,老三仁枚和老六逸夫继续在新加坡发展,邵氏平稳的发展了数年。

06

可是此时香港影片的竞争愈发的激烈,邵氏最大的压力来自于电懋(国际电影懋业公司),邵氏“小成本”制作的电影已经难以招架新挑战了。

于是二哥邨人萌生退意,想收缩成本,将目光转向院线发展,并开始着手地产业。

这与邵逸夫的观念产生了冲突,邵逸夫还是希望能够掌控制片权,以稳定片源,兄弟产生分歧,在业务上分道扬镳。

1958年,邵逸夫和三哥回到香港,成立邵氏兄弟公司,与二哥的邵氏父子公司不同,前者只管理制片业务,后者负责院线及影片的发行。

邵氏公司体系已经完成,开始称霸香港电影市场二十年。

07

不得不说,邵逸夫是一个优秀的商人,精明的商人,因为多年在电影行业的摸爬滚打,邵逸夫开始为自己的公司设立严密的管理制作制度,特别是之前在天一建立初期有着丰厚的经验,所以无论是演员,资金,道具,到发行,院线,全部布局,开始了垄断性质的发展。

唯一能与其争锋的电懋,也因为其老板陆运涛乘飞机去台湾参加会议,飞机中途失事,全员遇难,失去了掌舵人,这对电懋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再也无力与邵氏竞争,邵氏开始一家独大。

强大的邵氏也孕育出了名震东南亚的四位导演,李翰祥,张彻,胡金铨和楚原。

李翰祥开创了黄梅调的电影,1958年拍摄的《貂蝉》打破了国语片在香港票房的记录,之后还涉足于剧情,戏剧,风月片的拍摄,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期,邵氏主打的题材基本上都是黄梅调影片,这一时期可以说是邵氏的创业期。

60年代中期,张彻和胡金铨确立了新武侠的风格,由胡金铨导演,岳华郑佩佩主演的《大醉侠》正是由武侠向新武侠的过渡,而张彻的《独臂刀》则成为邵氏第一步票房过百万元的电影。

到70年代,楚原出现了,他和古龙合作,以古龙小说为蓝本,创作出了《英雄无泪》、《流星蝴蝶剑》等超现实武侠题材的电影。甚至当时流传着没演过出演武侠电影的,不算是电影演员的俚语。

08

电影行业的这块大蛋糕被邵氏吃的死死的,但是邵逸夫并没有停下来,1970年,他开始涉足电视行业,成立香港无线电视台,也就是人们口中的TVB,并开设艺能培训班,源源不断的为自己的邵氏影业输送人才。

俗话说,有得就有失,这一年也是邵氏集团损失最大的一年。

已是邵氏执行官的邹文怀离开东家,还带走了许冠昌,梁风,陈自强等邵氏骨干,创立了嘉禾电影公司。

从此,邵氏一家独大的局面被打破了。

09

刚开始嘉禾并不是邵氏的对手,但是自1971年嘉禾签下李小龙开始,邵氏根基开始动摇了。据传,当时李小龙回香港想找当时的电影巨头邵氏合作,但是邵氏却拒绝了他一万美金的片酬要求,而嘉禾这边不仅给出了更高的酬劳,还让李小龙能够在片场享有制作等特权。

1974年,许冠文出走,加入嘉禾,还将自己的三个弟弟一同带了过去,“许氏四杰”的加入让嘉禾规模强大了起来,嘉禾甚至允诺他们成立子公司——许氏电影公司。

同年,许冠文的《鬼马双星》以625万港元的票房打破香港票房纪录。

这让邵氏肠子都悔青了,要知道许冠文当初就是拿着这部电影去找邵逸夫谈判,要求平分利润的,可是邵逸夫拒绝了,于是才有了之后许氏四杰的出走。

1979年,嘉禾签下了成龙,因为当时自己的师兄洪金宝已经由邵氏转入了嘉禾,所以本要与邵氏续约的成龙也投靠了嘉禾。

这使得嘉禾的阵容空前的强大,它已经不是9年前的那个不入邵逸夫法眼的公司了。

10

没有了邵氏称霸香港影业,多家竞争,百花齐放的香港影业告诉的发展,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可以说是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

无论是产量,质量、艺术元素还是票房,香港电影市场都创造出了惊人的奇迹,电影总产值一跃成为世界第2,甚至被誉为东方好莱坞。整个亚洲无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还是包括韩国,影院以及影片租赁市场香港电影都拔得头筹。

这种辉煌一直持续到了90年代,香港电影市场才逐渐的由盛转衰,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就是邵氏造成的。

11

邵氏,作为香港电影的根基,其实有着很多诟病,比如对演员“家长式”的管理,过度的追求商业化,以及对资金的掌控和倾斜。

虽然将香港电影推向了黄金时代,但是也造成了后来的山寨片无数,演员后继无人的悲剧。再加上90年代经济的萧条,香港电影业寻求黑社会的介入来开拓市场,整个电影行业空前的混乱。

而先前邵氏的垄断使得电影业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后续并没有公司能够补上来,加上其他的原因,才造成了如今的局面。

作为一个商人,邵逸夫是优秀的,从他的多次决定就可以看得出他的果断和坚决,无论是成立邵氏兄弟公司,还是80年代末,壮士断腕,停止制作电影,改造电影棚,卖掉片库。

所有的一切对于他来说只是一场生意。

但是不得不说,邵氏确实推动了华语影片的前行,对于很多人来说,邵氏有功亦有过。

如今的香港电影行业,虽然异常的艰难,依旧在慢慢前行。

-END-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1 评论: 0 阅读: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