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手握张雨生出车祸的报纸,只愿是个标题党!

与声缘 2020-02-22 19:19:02

■文/张二丰

近些年来,当我们在网络上看到台湾唱作人张雨生的视频与照片,黄头发、椭圆眼镜的造型非常常见,而在上世纪90年代,这个造型则比较陌生。

因为丰华唱片时期,制作人身份、黄头发的张雨生在内地媒体曝光较少,记忆里更熟悉的是1992年、1993年的各大晚会上,那个黑发的歌手张雨生。30岁以后,他逐渐成熟,造型也带有一些“音乐教父”的气质了。

1996年、1997年的几个寒暑假,高中生的我终于可以坐上火车去北京了解一下了。内地歌坛如火如荼,除了流行歌手,摇滚与民谣也争妍斗艳;迈克尔•杰克逊、玛利亚•凯莉、惠特尼•休斯顿、枪炮玫瑰乐队、涅槃乐队等欧美歌手与音乐家也很受年轻人青睐,很多引进版专辑被摆上货架。

双层的城际特快停在北京站,我一般住在东三环呼家楼附近的旅店,那时的北京四环已经算比较远的地方了。经常逛的稍大的音像店,有金台路东口、团结湖公园东北侧与和平里东街北口的三家,以及几个著名书店的音像区,买了很多之前买不到的磁带,港台引进版的售价是10元/盒,欧美引进版会更贵一些。

张雨生的《最爱的人伤我最深•再见女郎》《还是朋友》引进版专辑都在售卖。时间关系也不能久留,没有去找张雨生去过的方庄卖鸡翅的小吧,匆匆赶回学校,备战高考。

1997年10月下旬的某个傍晚,我正在上晚自习。好友拿出了一张报纸给我看,标题大意是“张雨生车祸重伤生命垂危,全新创作专辑《口是心非》发行仅一周”。由于学习压力很大,我并不是特别理会,第一反应是:“标题党”!张雨生那么年轻,应该能转危为安,有点不以为然;或者,我宁可相信这是一个“标题党”。

内地媒体并不能每天及时报道张雨生的情况,我平均两三天才能了解一下进展,随着车祸的细节、病情不断被曝光,我逐渐知道事情的严重性。直到11月12号,等到了那个坏消息。

张雨生离世大约一个月左右,我才在音像店买到了引进版磁带。后来又入手了引进版CD首版,这是我首次购买引进版CD,一张新唱片,却成了遗作。

10月张雨生受伤后,张惠妹为唤醒昏迷的他,推出的单曲唱片《给雨生的歌:听你听我》,也是在张雨生离世后引进到内地:“你是我的宝,我一直为你感动骄傲”,经过电台节目的介绍,“小宝”“宝哥”的称呼,这次才被更多的内地歌迷知道。

《给雨生的歌:听你听我》MV

专辑除了标题曲《口是心非》,摇滚灵魂、弦乐加持的《玫瑰的名字》《随你》《河》也是首首爆款。只是,拿到手中已不忍多听……各大媒体体纷纷推出纪念雨生的文章与节目,我才知道1994年他出过一张创作辑,叫做《卡拉OK·台北·我》。

1997年杂志回顾以往唱片

左侧文章多次被网络转载

雨生的生命结束了,再也没有五年来持续盼着他出新专辑的那种期待。但购买雨生唱片的习惯没有结束,通过1998年《华纳超极品精选》、丰华唱片的《想念雨生》以及华纳创作精选《未来》,让我听到了《卡拉OK·台北·我》的大部分歌曲。

通过《未来》详细的幕后人员名单,我串起了以前的点点滴滴,也了解到雨生的工作伙伴都有谁,又完成了怎样的迭代。与此同时,盗版磁带与CD铺天盖地,出现了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纪念精选”。

世纪末互联网的发展,让我收集到更多雨生的相关资讯,开始收藏张雨生的专辑、合辑与参与制作的唱片,与我曾经的听歌经验结合在一起,不断发酵,才串成了一个越来越立体、鲜活的张雨生。

原创文章,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6 评论: 8 阅读:1983
评论列表
  • 2020-02-29 14:33

    二十多岁我曾喜欢大海,年近四十我最喜欢的是口是心非

    与声缘 回复:
    是的,他的自创作品门槛要高一些,这些作品我现在依然在听。
  • 2020-02-25 13:13

    我有两个永远的偶像,一个他叫张雨生,一个他叫黄家驹,

    九江用户20xxxx0805 回复: 与声缘
    嗯,喜欢他们,应为我觉得他们都有一颗对音乐的真挚的心,没有应为成名后而迷失,而是一直在追求自己的音乐的道路上努力着,张雨生或者不像黄家驹那样粉丝那么多,
    与声缘 回复:
    至今黄家驹还有数量可观的歌迷,值得尊重的音乐人!
  • 2020-02-23 11:28

    相顾不知言,唉

  • 2020-02-23 07:18

    太可惜了!

  • 2020-02-22 21:26

    越长大,才会发现有些不在的人越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