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灵魂伴侣,分手也不可惜!

红颜秀影 2021-08-09 13:45:15

最近,红颜秀的阿圈被一部日系纯爱电影刷屏了。

它,被网友戏称为“豆瓣友邻恋爱物语”。

它有着日常小情侣没羞没臊的甜。

也有情侣闹矛盾时“貌合情离”的虐。

一个注定相遇、相知、却又分开的故事。

在如今主打happy ending的BG(boy and girl 的缩写)市场中。

《花束般的恋爱》却有着不太寻常的be基调。

再加上,这是日剧黄金组合土井裕泰+坂元裕二首次合作大银幕。

这也为这部电影攒足观众的期待值。

而这却难以支撑其在日本市场蝉联一个多月的票房冠军。

以及在豆瓣收获8.6的好评。

它的好,在于它戳破豆瓣文青的美梦。

我们一边在寻找soulmate。

它一边在我们的耳边魔鬼低语——做梦!

即使找到了另一半的自己,你也守候不了这份来之不易的爱情。

真的是只能做梦吗?

红颜秀的本圈,今日就挣扎一下。

好好盘盘这束坏掉的爱情之花。

1.

山音麦(菅田将晖饰),八谷绢(有村架纯饰)从一开始就是极为相似的。

阿麦和小娟,都喜好沉迷于自己小世界。

听着喜欢的音乐,吃着喜欢的料理,看着值得欣赏的电影......

他们是相似的,也是封闭式的圈地自萌的。

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人,却因同时错过了电车的末班车,而有了相识的机会。

动漫大触押井守,成为了撬开他们话匣的扳手。

细聊发现,他们有着同样喜欢的歌手、电影、动漫、游戏....

还喜欢看相对小众的天竺鼠、木乃伊展示。

在几次约会后,接着服务员上错巧克力芭菲的契机。

他们终于表露了对彼此的心意。

然后有了“我想经常这样交流”的场面。

以及,过上了你爱我,我爱你,甜蜜蜜的同居生活。

这份两人独属的甜蜜中,还是掺杂了涩。

双方父母对两人的施压,工作的忙碌与疲惫。

让曾经的恩爱有了裂痕。

两人曾经同步的告白宣言,到了最后变成了同步的分手说拜拜。

他们分开真的只是因为社会的毒打吗?

2.

为了给这段感情使绊子,坂元在剧情设置上,还是很机智的。

两人点燃爱情火花时,他们还只是刚上大四的学生。

大学,这一相对纯粹的空间,为他们纯粹的爱情给予了萌芽的可能。

这一独特的时间节点,让“现实”成为了具有必然性的情感变量。

但,本圈觉得——

俩人分开的锅,最不该甩给的就是“现实”。

两人因为爱好的相似而一拍即合。

表面上看,两人因踏入社会而逐渐失去了一起玩游戏、品电影、看小说的欢乐时光。

他们曾经是的相似。

社会的毒打,却让他们减少了相似的交集。

但,真的是这样吗?

在最初,两人各自在为在工作而奋斗时。

两人同样缺少了这样的欢乐时光。

他们无视了《新哥斯拉》的上映、新海诚的崛起、黄金小长假。

即便如此,在两人的相处中,你并不会感到别扭。

小娟比阿麦先找到了工作,但两人也没有因此产生隔阂。

你在迫不得已的疏离中还能瞅见维系两人关系的一丝丝暖。

纵观全片,本圈认为——

两人冷感的出现,其实在于两人对相似的执著。

没错,相似,既是爱情开始的契机,也是爱情结束的原因。

阿麦,在一家物流公司的营销部上班。

他的工作常态则是,在办公室上班,回家加班。

难得周末,还被安排跟上级出差。

日常被工作填满,躺平的咸鱼日常变成了奢侈。

他和小娟原本相似的日常变得不再同步。

他开始翻阅成功学的书,不再对电影有共情的能力

面对这样的不同步,他的反应却有种死鸡撑饭盖的悲哀。

没看进去电影,但回去之后,还要硬着头皮对小娟说“好看”。

当他意识到自己新的快乐来源是智龙迷城(*一款消消乐游戏)时。

他又对这一休闲类小游戏产生了强烈的抵触。

面对话剧的重映,他心中觉得没必要。

但还是跟小娟说,他愿意放弃出差的机会,陪她去看话剧。

阿麦铆足了劲,向曾经的相似靠近,但又总是过于勉强。

当小娟的因为工作不合适自己而辞职,而从事感兴趣但薪酬较低的影视工作时。

他怒了。

他从靠近相似变成了贬低相似。

打算用婚姻来挽留那份美好曾经。

小娟呢?

她排斥的恰恰是这份勉强的靠近,以及徒有形式的婚姻。

她敷衍地应承阿麦对电影好看的评价。

因为她知道他在看电影时的心不在焉。

她会能理解阿麦的忙碌。

但还是会为阿麦对看重映话剧的不理解而低落。

她还尝试用承载他们美好回忆面包店,来拉近彼此疏远的距离。

但得到的,却是“去车站前买面包不就好了吗”的回复。

面对阿麦的结婚提议。

她哭了。

但不是被感动哭,而是被气哭的。

求婚风波过后。

电影再次出现了两人处于同一空间,但彼此忙碌的画面。

但这一次,我们看不见曾经的暖,而是跌至谷底的冷。

画面也是也一反之前的暖,取而代之的是冷、暗。

他们兜着曾经的相似美好,向对方靠近。

到最后,那份相似却将两人隔得越来越远。

对相似的执着总是伴随着排斥。

这让两人的关系在后期充斥了强烈的闭塞感。

闭塞感,又带来了认知的错位感。

错位感又加深了两人的不信任感。

两个的情感裂痕,裂成了东非大裂谷。

所以,当两人决定分手后,我们看到了非常吊诡的一幕。

他们因为来不及找房子,又暂时同居了3个月。

而在这3个月中,他们一起喝着奶茶,宅在家里看电影

他们不再是恋人,

却触碰到了他们相恋时彼此努力也无法够着的咸鱼日常。

相似的执著造就了他们分开的结局。

而分开伴随的对相似的释怀,却让两人重新拥有了相似的曾经。

这份相似的复现,却因为曾经的苦涩,而并没促成这份情感的破镜重圆。

相似,不再能成为支撑两人相爱的理由,而变成了时刻扎醒彼此的刺。

他们享受着,但又刻意回避着。

这让阿麦和小娟的爱情悲剧达到了一定的审美高度。

3.

《五月的青春》中男女不能相守的悲剧,源于光州事件的历史厚重感。

《爱乐之城》的爱情悲剧,源于编剧对梦想与爱情进行了二元对立的处理。

《与summer的500天》的悲感,源于限定性叙事视角给观众带来的期待落差。

而《花束般的恋爱》给我的整体感受,没有大悲大喜,没有出现令人厌恶的模式化套路。

循序渐进,舒适至极。

坂元的技艺——话痨式的人物独白。

在这部电影中,很好地贴合了两人情感的发展。

独白视角的显现——隐去——显现。

很好地贴合了两人的试探——热恋——疏离。

到了最后,让人不得不感慨阿麦和小娟的分开也不失为一种勇敢。

两人的分开不再是刻意地要去牺牲什么。

而是,两人都不想再消耗那份令人心动的曾经。

在影片结尾,他们的分手想法跟告白一样同步。

也像告白时那般犹豫。

在正式提出分手之前。

他们讨论了曾经看过的木乃伊展览。

去ktv唱回了当时被对方吸引的乐曲。

甚至,回到了当时告白的餐厅,续上了特饮。

他们想靠婚姻来掩盖着自己对四年相恋的不舍。

结婚了,生娃了,感觉枯萎的恋情又行了。

但,当在对面小情侣的镜像中,重拾那种青涩的甜味时。

他们又会感受到那种以婚姻形式苦撑的美满,是多么的苟延残喘。

两人的悲剧能挽救吗?

可以。

抛弃对相似留恋,重新认识彼此,也不是不可以。

需要挽救吗?

大可不必。

《花束般爱情》中的“花束”寓意着热恋的灿烂。

也寓意着一种情感的定格。

两人情感浓度在相识时即顶峰,就像花束,一开始就呈现了最好的模样。

他们曾是灵魂伴侣

但,散了,也不可惜。

0 评论: 0 阅读: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