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蝉主
今年的春节档和它的票价一样,有点热闹。
有凭借口碑实现大逆转的《你好,李焕英》;
也有预售有多高,骂声就有多大的《唐人街探案3》;
还有周迅x陈坤都救不了,最后沦为阴间排片的《侍神令》。
真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这一派祥和的氛围下,有一部电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主角团是清一色的圈内大咖。
导演是捧过华鼎奖“最佳新锐导演”,赢得“新派武侠导演”头衔的80后青年导演,路阳。
剧本则是改编自近年备受关注的小说家,双雪涛的同名小说。
再看看这些华丽的数字,21个月的剧本改编,1年多的正式拍摄,2年的后期制作,15个摄影棚,投资7亿,近5年的心血……
放出的物料,也是一个比一个能打。
还没播出就吸引了一票圈内外人士为它打call,甚至还有人称它为中国版《头号玩家》,直接把期望值拉满。
然而上映9天,豆瓣评分7.0,票房不过6.7亿。
这成绩,实在有点不够看。
没错,蝉主今天要说的就是春节档“老三”——《刺杀小说家》。
01
看似“少儿不宜”
却承载了二次元和武侠梦
老实说,《刺杀小说家》是一部“少儿不宜”的电影。
一般的电影,在看到片名时,基本能猜个七七八八。
但《刺杀小说家》就像它的片名一样,乍一看好像清晰明了,看完却让人摸不清头脑。
朋友问我好不好看,到底讲了啥,一时半会也没法讲清,抓耳挠腮沉思好一会才能给出一个答案。
实在不是带小孩带父母合家欢的选择。
简单来说就是一名父亲为了找到失踪的女儿,接下刺杀小说家的任务,而小说家笔下的奇幻世界,也正悄悄影响着现实世界中众人命运的故事。
电影里交替呈现了两个世界——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
一个实,一个虚。
两个关键人物:
一个是寻找自己失踪女儿的父亲关宁,啥事不干,一找就是六年。
一个是郁郁不得志的小说家路空文,没女朋友,没正经工作,一边啃老一边在网上直播写小说。
两个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在现实世界中属于妥妥的废柴。
然而就在关宁寻找失踪女儿小橘子的过程中,被“阿拉丁”集团的屠灵找上门来,想要用小橘子的线索作为筹码,让关宁去刺杀小说家路空文。
理由也十分荒诞。
路空文连载小说《弑神》中的大反派红发鬼,每一次在书中受到伤害,都会影响到现实世界的boss李。
而红发鬼即将在三日后被空文复仇,让现实世界的boss李担忧不已。
这也是电影中最重要的设定——
小说可以改变现实世界。
不同次元世界的角色都或深或浅的存在羁绊。
现实世界中,路空文怀疑boss李与自己父亲的死有关。
小说世界中,赤发鬼蛊惑人心,煽动百姓互相残杀,人们陷入“造神”的疯狂……
每个人都在不停的寻找着各自的“宿命”:
关宁要找到自己的女儿小橘子;
小说家路空文要找到写小说的灵感;
美强惨的屠灵,被boss李不断的pua,自己的父母抛弃了她;
Boss李则一心想要路空文死;
……
和一般的男频文不同,没有什么屌丝逆袭,迎娶白富美的桥段。
和一般的男频文相同的是,够爽。
而这种爽感绝大部分来自于,真金白银搭出来的实景和死磕出来的特效。
视效指导是做过《流浪地球》的徐建,特效团队就有七八百人。
光是赤发鬼这一数字角色,渲染量就从单帧16个小时到30小时不等,造价更是达到每分钟200万元左右。
最让蝉主欣慰的是,视效全部来自中国团队。
更不用说为了打造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搭建了近5万平方米风格各异的“实景”,每一个分镜都能感受到诚意。
正是这种执念,为我们造就了一场酣畅淋漓的东方奇幻异世录。
动作戏干净利落,虚实两个世界的转场也衔接流畅。
蝉主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便是关宁和路空文在天台博弈,上一秒路空文掉下天台,下一秒便切换到小说世界中,被前来抢夺的村民围堵。
最后导演也不忘夹带私货,给我们上演了一场“肉身弑神”的大戏,把二次元魂和武侠梦倾注在电影的每个角落。
毕竟,冒着蓝火的加特林,又有哪个中二少年能拒绝呢?
02
高概念的热血和爽感
却令人难以信服
在看之前,蝉主就猜到,这注定是一部挑观众的电影。
就像螺蛳粉一样,喜欢的就会很喜欢,不喜欢的人会觉得装神弄鬼。
由于《刺杀小说家》是小说改编,导演在考虑观影门槛时,做了一些降维。
原著小说篇幅很短,风格诡奇荒诞,整体氛围和世界观略显厚重,因为无力改变,所以只能从小说中寻找慰藉。
而电影更像是一篇男频网文,奇幻元素有,平行世界有,牛掰的反派有,开挂的主角团有。
看完,更多是一种热血,一种爽感。
上映后果不其然,口碑呈现两极分化。
夸的大多雷同,题材新颖,特效牛逼。
喷的则是千奇百怪。
比如影片中唯一的女主角杨幂,就被吐槽声音太出戏,甚至怀疑导演是不是有给85花拍出代表作的KPI……
《绣春刀》,豆瓣7.6,是刘诗诗参演电影中评分最高的一部。
《绣春刀2:修罗战场》,豆瓣7.2,也是杨幂参演电影中评分最高的一部。
平心而论,杨幂所饰演的屠灵算不上出彩,在电影中只是一个本本分分的NPC角色,主要承担故事线的连贯。
与其说杨幂存在感弱,倒不如说是剧本使然。
再说说导演路阳,80后,是一个爱电影也爱猫的低音炮理工男。
11年只有4部电影作品。
2010年,导演了自己的处女作《盲人电影院》。
没想到第一部电影就获得了中国电影金鸡奖、釜山电影节、华语青年影像论坛等多个国内外奖项。
之后“顺风顺水”的推出了两部《绣春刀》,玩出了武侠片的新花样。
开创了一个“新武侠”时代。
然而路阳并没有抱守这个IP,而是把目光转向朋友推荐的一本小说身上。
在他的电影里,主角大多是一群接地气的普通人。
他试图创建一个和观众平等交流的平台,而不是小心的揣测,去迎合观众的喜好。
他的电影需要去观众去体验,慢慢去探索。
正如他在拍《绣春刀》时所说:
“既没有探讨以前武侠电影里广义上的江湖,也没有刻画武侠电影中贯有的侠客形象,更像是接近于日常的普通人。没有那么强大,也没有那种可以碾压对手的能力,必须步步为营、小心谨慎。会前思后想、顾虑很多,也会恐惧、软弱和茫然,就像是我们。”
拯救世界不仅仅是超级英雄的事,平平凡凡的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所谓的“小说家”,也不过是用来代称那些有信念感的人罢了。
可惜的是,这种隐喻实在埋藏的过深。
无论是现实中一手遮天的科技公司老板,还是小说里可以主宰人生死的赤发鬼,似乎成了一个符号,一个象征。
一行人开开心心斗完“地主”。
然后呢?
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孰为因?孰为果?
不知道。
作为一部高概念电影,自由度是有了,但可信度也随之降低了。
没有一套可以自圆其说的逻辑和规则,只能不断把“只要相信,就能实现”这句看似鸡汤的话拿出来溜。
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再加上平行世界的设定,要素堆砌的太满,一些概念性的东西说不清道不明,全靠观众悟性。
观众没有丝毫喘息的机会,只能不停的随着关宁和路空文,被动的接收各种信息,很难共情并代入角色中去。
路阳的电影和他一样,带着一股少年气。
虽然有些缺陷,但足够独树一帜。
03
艺术创作没有什么政治正确
而是无法改变也依然相信
不知道什么时候,堆积特效,打着视觉享受的奇幻片成了烂片的代表。
口碑不错的《画皮》系列,评分不过6.7。
对奇幻题材执念颇深的郭敬明,评分最高的《晴雅集》也只有5.1。
《诛仙》4.5,《长城》4.9,《赤狐书生》5.0,《妖猫传》6.9……
能叫得上名字的电影尚且在及格线上挣扎,而更多的则是早早成了炮灰。
回过头看,豆瓣评分最高的中国奇幻电影,还是26年前的《大话西游》,9.2分。
似乎,奇幻电影的好坏和特效并没什么直接关系。
如今,一昧追求特效,剧情却支撑不了整个电影立意的野心,连基本的故事都说不清楚。
再加上国内观众向来对异世界向来不感冒,这也成为了中国奇幻电影一直支棱不起来的一个原因。
在《刺杀小说家》中,无论是关宁和路空文,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失败者。
有一个问题更是被反复提及——小说能改变现实吗?
虽然电影中没有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试图用“只要相信,就能实现”这样的鸡汤去解释。
但在片尾的彩蛋中,导演却明确表示要开启“小说家宇宙”。
观看过电影的人应该都能明显的感受到,《刺杀小说家》带给我们的“诚意”,但它的缺点也很突出,导演一方面希望用成熟的电影工业呈现深刻的世界观,一方面又想兼顾商业化。
野心配不上实力,在合家欢的春节档显得略为尴尬。
但小说也好,电影也罢,它们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疯狂又奇幻的世界。
双雪涛在创作《刺杀小说家》时怀才不遇,总被退稿,靠着一股悲愤的情绪,用两周时间憋出这部短篇。小说中的信念、创作、坚持,隐隐约约投射着他的内心。
初为人父的路阳,从短短3万字中看到了自己。
小说让他相信了“相信的力量”,逼的他欲罢不能,短短五年从一头乌发的青葱少年,变成了半头银丝。
最后,这份“相信的力量”又被他深藏在电影中。
下一个会改变谁?谁也不知道。
从某种程度讲,这才是艺术创作的意义。没有什么政治正确,只是单纯把想象力具象化。
即使无力改变现实,但依然有小说可以藏身。
即使现在无法实现,但依然相信——
在虚构世界里,一直有光。
弱智电影,侮辱观众的电影。真好看票房会这么低?
刺杀小说家已看,特别好看,每位演技都很到位,而且名场面也很震慑,幽默的台词,亲情的感动,是我看过最好看的电影,最最重要的是有杨幂,造型更是帅爆了,简直不要再爆
👍
不知所云的电影,特效确实不错,但现实剧情和小说情节的连接真的不怎样,特别是当杨幂说所谓的小说情节影响现实,只不过是于和伟用来买凶杀人的借口罢了。还不如不要现实情节,真实看了个寂寞[横脸笑][横脸笑]
小编说得对,这个电影如果不是放在春节档而是其他时候也许票房会更高点,这个体裁的电影不太适合阖家欢聚的时候看!
刺杀小说家我也贡献票房了。不过感觉挺失望的。本以为是穿书,结果没关系。特效倒是还行,但是剧情不是我喜欢的。本以为是穿书冒险,结果是说贩卖儿童。感觉有点挂羊头卖狗肉 而且两者结合得不是很好。
春节看了3场电影,刺杀小说家我觉得可看性其实还行,特效不错,故事现实与虚幻结合挺有新意,但总觉得没说清楚,凑合看看,也不算很差;唐3一直挺期待的,反而有点失望,导演把饼画的很大,但探案的核心却没了,这个案子还不如看柯南;李焕英本来没打算看,但后面评价太高,就去看了一番,挺感人,但也没有到那种会哭的稀里哗啦的程度,只能说还行,没有网上说的那么夸张,剧情被强行拉长,实际可能一半时间就够了,凑合看看。3部影片我反而觉得刺杀看的最爽一点。
我说句真话!这个刺杀小说家就是游戏逆战打僵尸!真心觉得前面挺好的,莫名其妙就变成了打僵尸!对白也过于浅显!电影本身还不错,就是我觉得内地电影该重视一下剧本和对白了!既不要弄得假姜文昆丁式的无休止对白又要突出我们文化底蕴深厚的对白了。就一个弑神就立马一种廉价电子书的味道了/「」
整的就是死亡笔记的简化版
好不好看对我已经不重要,因为已经贡献了两张电影票。不过实话,挺失望的,我不喜欢这类型。别它妈的给我上内涵课。我是冲着娱乐放松去的,不是搞研究。首先是剧情爽,符合逻辑,不出戏,然后是视角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