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门前出车祸,三次求助无果,如此冷漠是谁的罪过?

冯娜说 2020-10-09 15:02:27

医疗队能派到国外去,伤员躺在医院门口却不敢迈出半步,问题出在哪?

祥和的假期,被一场车祸撕裂。

10月7日傍晚,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北湖医院正门前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汽车把摩托车撞倒,摩托车司机受伤倒地。

车主及家人拨打120后,三次到北湖医院求助。

出人意料的是,值班急诊医生让他们赶快把人送进来,并说医生脱岗属于医疗事故得开除,不能出门前去急救。

而车主则表示没有任何急救经验,不敢擅自处置。

就这么耽误了三四十分钟,急救车才过来把伤者拉到14公里外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总院。

事后医院的回应也十分生硬,他们解释医生、护士、保安都是一人一岗,当时的情况伤者有条件和能力到急诊就诊。

见死不救、医德沦丧,社会舆论对医院的责骂铺天盖地。

不可否认,当时的值班医生确实有责任心不强、处置不当的问题。

但是,因为这一件事就否定整个医院和所有医生也不妥当。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包括北湖医院,都是公立综合医院,承担了不少社会责任和国家责任。

大年初二,这家医院集结26人医疗队紧急赴湖北支援抗疫。

它们还开展一些公益活动,选派医疗组到靖宇县等贫困地区为困难人群义诊,安排优秀医生援疆。

更耀眼的是,医院派出医疗队,远赴太平洋小国萨摩亚支援当地医疗工作。

医疗队都能派到国外去,伤员躺在医院门口却不敢迈出半步,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们不妨稍稍复盘当时的情景,值班医生坚持认为自己不能离开急诊,哪怕是到大门口救伤员也属于被开除的脱岗行为。

车主坚持认为,自己不懂急救常识,不能随便处置伤者。

120急救车更是奇葩,明明眼前就是医院,还要把伤者往14公里外送。

各方似乎都没有错,难道就只有他们兀自坚持的唯一选项吗?

若是能够好好协商、灵活处置,难道想不出其他更高效、更妥善的救人办法?

这与医疗条件没有关系,与医德医风没有关系,是内在的运行机制出了问题。

不难发现,任何一方处理问题的最高准则不是救人,而是如何撇清与自己的关系。

只要不把自己牵连进去,别人的痛苦和风险则无足轻重。

比如那位值班医生,如果安排参加抗疫、出国援外,相信一定会表现得十分出色,可是偏偏独立应对紧急突发情况时,却与自己的职责背道而驰。

比如那位车主,如果受伤的是自己的亲人,相信会毫不犹豫送进医院,可面对素不相识却是自己撞倒的伤者时,则始终不敢有任何轻举妄动。

一味责备医生、护士毫无意义,这件事情提供了一个社会系统性脆弱的绝佳样本。

原本很简单的一件事情,由于价值主导发生偏移,变得十分复杂撕裂。

这种事不只发生在医院门口,所有推诿扯皮和不作为都是同一病根。

因为,僵化死板的条条框框让人失去作为人的灵性,怎么复杂怎么办,怎么别扭怎么来,导致过度谨小慎微与不由自主的推卸责任泛滥开来,由此冷漠蔓延、人心疏远。

如果冷漠是一种罪过,那么所有人既是作俑者也是受害者。

旁观者迷,当事者清。

扪心自问,如果我们当时身处这件事的漩涡之中,能够抛开私心、不计后果地做本应该去做的事吗?

0 评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