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不被看好没人投资,导演咬牙贷款一千万,拍出万人空巷的经典

大圣侃娱 2020-11-09 19:09:46

1978年,就职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农村部的职员郑晓龙,一边端着铁饭碗,一边琢磨着回去参加高考这事儿。

那时候郑晓龙觉得,带着校徽念大学这事儿,实在是太牛了。

当年郑晓龙以330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分校,后来认识了高他一届的在北京大学本部就读的学姐王小平。

俩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在后来漫长的人生中,既是感情上相互扶持的夫妻,又是事业上并肩作战的伙伴。一个做导演一个做编剧,一起打磨出了《北京人在纽约》,《甄嬛传》等国剧经典。

《北京人在纽约》是郑晓龙和太太王小平合作推出的第一部电视剧。

《北京人在纽约》开始筹备的1992年,郑晓龙就职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是“差额拨款”单位。

财政一次性拨一年的款,但其实只够发五个月的工资。

剩下七个月员工工资怎么发,拍摄影视剧的经费从哪儿来,员工福利待遇怎么给,那全得自己想办法。

92年那会儿郑晓龙是北视中心的副主任,一直到几年后他升了主任,北视还欠着几百万的外债。

为了躲债主,一听说对方公司来人了,就赶紧让员工关灯锁门,装成没人上班的样子。

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拉电视剧投资成了北视当时最难的问题。

拍《编辑部的故事》那会儿拍着拍着资金就出现了问题,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家没什么名气的矿泉壶公司,从人家公司拉了点儿投资,解决了资金的问题。

到了拍《北京人在纽约》那会儿,找投资就更难了。

郑晓龙自己本身,就是“京圈”关系网中极其重要的一员,其父是总后勤部的宣传部长。

90年代初正是“出国热”最红火的时候,郑晓龙拿到了《北京人在纽约》的小说,想把整个剧组都拉到美国去,正儿八经拍一部国外取景的电视剧。

当时这事儿没什么人看好,找投资太难了,最后还是郑晓龙父亲出面,从三九胃泰那儿拉了50万的项目启动资金。

这点儿钱是远远不够的。

和郑晓龙合伙儿拍这部戏的导演冯小刚,琢磨着既然要借钱,那就得去找最有钱的地儿。

哪儿钱最多?

银行啊!

《北京人在纽约》拍摄现场的冯小刚

但是北视中心这种生产精神文化产品的公司,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很难批到贷款。

冯小刚想起之前有位认识的负责这方面业务的朋友,特别喜欢看《编辑部的故事》,他一拍脑门,觉得这事儿有戏,于是动笔写了一封将近两万字的陈情信,最后还真被他拿下了。

1992年十月,《北京人在纽约》导演郑晓龙,冯小刚,主创人员姜文及陈道明,在京举办电视剧开机发布会。

(陈道明原定出演剧中david一角,女主角郭燕定的是陈道明的太太杜宪,后二人双双辞演)

时任北视中心主任当着全部媒体的面盖章签字,以北视中心固定资产为抵押,从银行处拿到了150万美元的款项,借款日期为一年。

折合人民币,大约是1200万左右。

郑晓龙就这么和冯小刚一起,拉开了《北京人在纽约》这把只能成功,不能回头的弓。

《北京人在纽约》剧照

因为投资巨大,且只能成功,不许失败。《北京人在纽约》选角过程非常慎重。

阿春这个角色,剧组最开始选中的并不是王姬。

当时郑晓龙心中最合适的人选是“小林青霞”胡慧中,90年代初胡慧中在两岸三地人气正旺,对电视剧后期宣发非常有利。

更重要的是,胡慧中当时跟剧组说自己可以不要片酬,只要把台湾地区的版权给她就可以了,这对于资金吃紧的剧组来说简直太重要了。

但有一点不好,胡慧中希望剧组把“阿春”这个人物改成第一女主角,郑晓龙导演不太愿意,所以这个角色一时半会儿就没有定下来。

后来又挑了惠英红,邀请惠英红来试妆的时候郑晓龙发现,惠英红本人比镜头上看上去还要瘦小,从气势上,就不是“阿春”的感觉,而且惠英红普通话说的不行。

王姬能进入《北京人在纽约》剧组是个意外。

92年在美做生意的王姬回国探亲,正好在机场碰见了陈道明,后在交谈过程中得知陈道明正准备拍摄《北京人在纽约》这个戏,从商多年的王姬演员梦不死,托陈道明将自己介绍给了郑晓龙和冯小刚。

当时郑晓龙对是否启用王姬,心里是有顾虑的。

王姬在赴美从商之前是《家庭百秒知识竞赛》的主持人,但那已经是四五年前的事儿了,现在的王姬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知名度。

让这样一个没有知名度的演员来饰演戏份颇重的阿春,实在是有些冒险。

后来因为胡慧中方面始终敲不定,其他几位女演员的试妆郑晓龙又不满意,在《北京人在纽约》剧组赴美拍摄前夕的,王姬才终于接到剧组的定角电话。

王姬在入组两个周后测出怀孕,剧组在紧急开会并征询了王姬本人意见后,决定继续由王姬出演“阿春”一角。

因为当时剧组资金紧张,整个拍摄过程分秒必争。

全部工作人员分成AB组同时拍摄,但演员没办法分组,只好跟着轮轴转。

王姬试验的“阿春”在剧中是个纽约中餐馆的老板娘,剧中的中餐馆是跟当地一个中餐厅借的场地,人家餐馆每天晚上十一点钟打烊了之后就让剧组进来拍摄。

王姬相当于绝大部分时间都在熬大夜,最累的时候四天四夜没躺在床上睡觉,只能在等戏的间隙简单地眯一下。

王姬的“阿春”确实塑造得非常成功,在外形上能接得住姜文的女演员不多,王姬算是一个。

“阿春”是一个情怀,乃至是一个时代的坐标,兼具了七八十年代独立女性最宝贵的品质。

在《北京人在纽约》播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在华人商界,形容一个女性为人处事像“阿春”,那几乎就是最高层面上的褒奖。

《北京人在纽约》让王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一夜爆红,但却也给她的人生带来了另一种“毁灭”。

王姬的儿子在出生十个月后被诊断出因脑神经受损而引发了智力障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自闭症。

《北京人在纽约》是郑晓龙从业生涯推出的第二款现象级的爆款,说是万人空巷,一点点都不夸张。

当时《北京人在纽约》是每天晚上八点钟左右播出,这点儿本来是餐馆上客的黄金时期,但电视剧播出时期,因为大家都要准点儿赶回去看电视剧,直接导致餐馆生意断崖式下滑。

在那个人人追捧“出国”和“移民”的年代,《北京人在纽约》用极具现实主义色彩的故事和影像向观众回答了这个问题。

这也是郑晓龙的影视作品优秀和吸引人的原因所在,郑晓龙的大部分现代题材作品,关注的都是老百姓的生活和情感需要。

从《渴望》到《北京人在纽约》再到《金婚》,“为普通人树碑”,是郑晓龙现实主义创作的重要理念。

《北京人在纽约》这部电视剧聚焦了东西文化的碰撞,家庭的分解和重组,婚外情的发生和发展,移民子女的教育及两代人的观念冲突,这所有的问题被恰到好处的揉进21集电视剧里。

现在的电视剧,已经很少见这么紧凑的剧情了。

《北京人在纽约》当时一播出,红到想要在电视剧播出插广告的商家们几乎要踏平了北视中心的大门。

当时还有很多跑错地方的商家,他们以为《北京人在纽约》是中央台出品的,这样的商家多到中央台广告部在大门上贴出了“《北京人在纽约》播出片前广告不在此经营办理”的纸条。

当时甚至还吸引到了美国的广告订单,但是制作方和美国客户之间沟通进行的并不是很顺利,对方总是用质疑的目光打量他们,北视中心甚至还拿出了之前郑晓龙拍摄的《渴望》的项目资料和收拾数据,但对方还是不肯拍版。

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美国客户觉得他们是“骗子”。

《渴望》当时全国收视率飙到92%,观看观众超5亿,但郑晓龙他们给出的广告报价太低太便宜了。

于是北视中心广告部又约了一次美国客户,在先前报价的后面加了一个0,对方开开心心的拍版——这个价钱就对了嘛!

大家还记得当年看《北京人在纽约》的心情吗?

从业30多年,郑晓龙为国内影视剧市场贡献了无数“开天辟地式”的影视作品,大家印象最深最喜欢的郑晓龙执导的影视作品是哪部?

0 评论: 3 阅读:1192
评论列表
  • 2020-11-10 15:46

    为了自己,毁了儿子。。。

  • 2020-11-10 11:25

    王姫是最亏的了

    微笑着离开 回复:
    看你怎么选择,她至少红了,很多人可能比她付出的代价还大,但依然不红的人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