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和脱口秀虽然都是语言的艺术,卖的是幽默,但是两个行业的区别还是挺大的。
相声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经历了众多前辈艺人的创作、总结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语言体系和框架,一切都是有章可循的;所以在语言技巧的运用和把握上,相声演员具有先天优势。
脱口秀的历史要短得多,吸引观众的根本是其建立在文化意涵基础上的幽默语言,以及建立在文化基础上的创作能力,而这是相声演员身上比较缺乏的。
阎鹤祥作为一个有文化底蕴的相声演员,应邀跨界参加脱口秀节目,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深厚的知识素养有助于他融入脱口秀演员的圈子里,而对语言技巧的把握则是他的杀手锏,按理说他是《吐槽大会》上优势最大的演员。
关于语言技巧的运用,说起来很复杂,我可以举一个非常简单的小例子,就是节奏问题。我们看阎鹤祥在《吐槽大会》上的表演时,会发现和其他人一个最明显的区别,就是在一段话结束以后他会视情况停顿一会,给观众以反应的时间,从来没有在观众鼓掌时继续讲话,这就是相声演员语言技巧中最基本的节奏问题。
再说一个小例子,就是逻辑重音的问题。每一个段子里都有需要突出强调的核心关键词,比如阎鹤祥在总决赛里有一个包袱说的是“姓郭的都没好人”,他在前面铺垫时,说到“郭达”时的“郭”的音就要重一些,和后面的“达”对比很明显,而在说“潘长江老师”的时候则没有这么处理,因为这不是重点;后面说“姓郭的确实没什么好人”,重音就在前三个字;这也是相声演员语言技巧中很基本的常识。
关于逻辑重音的问题,有一个很明显的反面教材,就是易立竞,她通篇都用很平稳的语调在表演,基本没有体现逻辑重音;如果有相声演员稍微指点一下她,她的现场效果就会好得多。
当然了,阎鹤祥也有他的局限性。自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足,极大地限制了阎鹤祥出圈的可能性。我们可以看到,阎鹤祥无论是被吐槽还是自嘲,都离不开郭德纲和郭麒麟,相声圈以外的人对他的了解仅限于郭麒麟的搭档,郭德纲的徒弟,所以他身上的很多槽点并没有被发掘出来,比如他38岁单身,爱好摩托,骑行到意大利,会说评书等等,这些才是属于他自己的素材,能够帮助他收获更大的影响力。
最终收获亚军,阎鹤祥其实并不是败给了大张伟,而是败给了自己。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最终站在决赛舞台上的是郭麒麟或者岳云鹏,同样的节目让他们演,最后的冠军肯定就不是大张伟了,因为《吐槽大会》的制作方也要考虑到节目的影响力,当然希望把冠军给一个更具知名度的人。
对于阎鹤祥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不仅拓宽了自己演艺生涯的可能性,也为其他相声演员拓宽了发展思路,万一在相声行业混不下去了,真的可以尝试去玩一下脱口秀。
相声和脱口秀这两个艺术门类的相互融合是大势所趋,阎鹤祥完全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些工作,比如邀请脱口秀演员为相声演员创作一些作品,也可以在表演方法上互相交流,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嘛,毕竟笑果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加入德云社!
闫鹤翔比大张伟强太多了,大张伟整个一个骂街,,,骂街谁不会?吐槽不是骂街,
阎鹤祥秒了所有冠军
阎鹤祥的每一段我都重复听过、🎸选手们的都快进[吐舌头眯眼睛笑]
每一个相声演员都可以来说脱口秀,但是,脱口秀演员不一定能说相声!脱口秀的门槛太低了,找个网红都能上
阎鹤祥说的是作品,大张伟那个叫烩菜,都挺好。
大张伟的表演我都是快进。不好意思。无法评价没看过的表演
阎鹤祥玩的才是脱口秀!大张伟的那叫唱歌!
冠军我想给范志毅[得瑟]
差个好爹呗!!
大张伟是谁,,完全不知道
大概差120%吧
大张伟就是闹,光是秀了。阎鹤祥才是脱口秀。
大张伟的第二段我直接没看完就快进了。。。太TM聒噪了也没有什么好笑的……
阎的一个梗没人提,刘汉臣万寿无疆
他比脱口秀冠军高一名
易立竟应该是冠军
他跟大张伟的差距就是没有大张伟综艺效果好,但说的绝对远远强于大张伟,大张伟就是闹腾
与冠军差两把吉他🎸🎸。。。
闫差远了,德云社全上也没一个大张伟会搞笑。
阎鹤祥的评书讲的非常好
闫鹤翔和冠军差100公里,只不过是他领先冠军100公里
跟相声比,脱口秀就不够专业了,比如王建国和呼兰,有时候稿子很不错,一紧张,就说快了,气口不对,观众鼓掌的时候也不停。如果老郭能来指导一下就好了
德云社收购笑果文化的事情最终没谈拢,所以只好屈居亚军了[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阎鹤祥是这次吐槽大会的最大受益者,受益一,开辟了新的表演领域;受益二,把脱口秀的信息密度融入未来相声和评书创作表演;受益三,结识了一帮段子高手,讲脱口秀和相声可以融合,并著作权保护……
怎么也不会是德云社拿冠军,能拿也不给[笑着哭][笑着哭][笑着哭]
阎和易都配得上冠军,大张伟太闹腾了。
笑果比赛的冠军给德云社?小编,你还是醒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