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死于寒夜的孩子背后,是张乐平的流浪寻家的归途

贝贝豆育儿课堂 2020-05-25 19:04:47

文/宋妈说育儿(原创文章,欢迎转载分享)

“三毛之父”张乐平是孤独的。

如果说《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有着流浪儿般的孤独,1935年的张乐平在面对着山河破碎的境地,无异于一位在家中流浪的人。

在这一点上,张乐平和三毛是一致的。

只不过,三毛的家在远方,而张乐平则是在残破的家里寻找未来的家。

天才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似乎是历史的必然

张乐平,中国著名漫画家。1910年11月出生在浙江海盐,这个在民国时期名士辈出,家族兴盛的地方,并没有让张乐平感觉到当时国家一丝鲜活之气。

“三毛之父”张乐平在家排行老三,他的父亲是一名小学老师,擅长剪纸和刺绣的母亲给了张乐平最早的美术启蒙。因为家中生活窘迫,年仅14岁的张乐平就辍学在上海的一家木行当学徒。

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张乐平并没有放弃画画,常常在纸上进行勾画,终于在18岁的时候在亲戚的帮助下进入一家私立的美术学校接受了一段时间正规的美术教育。

张乐平紧紧抓住这个机会,上海的各大报纸都留下了张乐平的名字。逐渐地,年轻的张乐平成为了上海漫画具有影响力的一员。1935年,张乐平抓住国内儿童漫画的空白,创作了“三毛”这个名誉中外的人物。

张乐平刚开始创作三毛这个角色的时候,在这个调皮,爱搞怪的小男孩身上赋予了正义的一面,大多表现了市井生活的恬适和平静。

然而,这一幕在1948年的一个夜晚被打破了。

死于寒夜的孩子打破了市井的宁静,三毛,该回家了

1948年的一个冬夜,寒风呼啸,走在马路上的张乐平看到路口有三个衣衫褴褛的流浪儿围着一个小炉子在烤火取暖。张乐平很是难受,但是也没有办法帮助他们。

当第二天早上,张乐平再次经过那个路口时,昨晚的三个孩子已经有两个被昨夜的寒风冻死。

张乐平心头绞痛,回家创作了连环漫画《三毛流浪记》,在这部漫画中,三毛一改往日调皮欢乐的形象,变成流浪儿的代表,踏上寻家的旅途。

只是当时的张乐平没有想到,在“三毛”逐渐开始他的寻家之旅的同时,张乐平也开始了他的寻家旅途。

《三毛流浪记》推出后广受好评。人们的心被这个可爱又悲惨的小男孩牵动着的同时,张乐平的艺术事业也被推到了顶峰。1949年4月,在宋庆龄的主持下,张乐平对三毛原画,水彩,写生笔进行义卖,筹建“三毛乐园”,旨在让上海滩的孩子能够回家。

实际上,从1927年开始,面对着政府黑暗,国家残破,张乐平又何尝不是像三毛一样寻家的孩子?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位声名远播的漫画家才在离家流浪了22年之后,终于回到了家。

张乐平在接受《文汇报》采访时激动地说道:“三毛从此就不用再流浪了。”

因为,“三毛之父”张乐平同样找到了家。

三毛回到了家,“三毛之父”成了真的三毛之父

说起张乐平先生,就不得不分享张乐平先生和台湾女作家三毛的一件轶事。

作家三毛是在《三毛流浪记》的陪伴下成长。出于对这部漫画的深爱,陈平(即三毛)将三毛作为了自己的笔名。

这位在台湾享誉一时的作家一直心心念念的就是去探望张乐平先生。

1989年仲春,穿着大花裙子的三毛来到五原路张乐平的家,一声声地叠着叫张乐平爸爸,张乐平乐呵呵地认下了这个远处的女儿。

三毛将这次经历描述为“40多岁才回到自己的出生地,自己的乐土。”

终于,三毛也找到了家。

1991年1月,三毛去世,张乐平先生强忍悲痛,在纸上颤抖着写下“痛哉平儿”后泪流满面。

1992年9月,张乐平先生在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2岁。

三毛流浪记的价值一直紧跟着时代

三毛流浪记被翻译为法文,英文,德文越南文,韩文等多个版本,在多个国家畅销热卖。

2015年,第42届法国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中,法文版《三毛》从全世界精选的10部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法国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大奖。

FEI出版社负责人徐革非在获奖典礼上激动地说说:“三毛不仅仅属于中国,更是全世界的文化遗产。”

2019年,《三毛流浪记》成功入选联合国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目标:“无贫穷”推荐书单,在全世界得到推行和传播。

每个人的出生都是一段艰辛的寻根之旅,我们很难想到,当时的社会会有多少个三毛在寒夜里瑟瑟发抖,当对生活感到失望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在《三毛流浪记》中寻找答案。

三毛流浪记全集(彩图注释版)原价150,现价只需要半价75元就能得到。图画精美,配图生动,是教育孩子成长的精品好书。

只需要一次外出吃饭的钱,就能在书中看到那段寻根之旅。

点击下方卡片就可以下单购买。

ps: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评论: 0 阅读: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