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姐姐》评分再降,是因为“烂尾”?其实是“烂了头”

老蔡撩大剧 2021-04-05 22:07:34

文|老蔡

清明档电影的扛把子非张子枫主演的《我的姐姐》莫属。上映四天,票房破4亿,这样的成绩对于在这个档期内上映的《我的姐姐》来说实属难得。

对于一部故事片来讲,能够在票房上能够领跑,必然是其内容优质而带来的结果。

这是一部能让观众把口罩哭成面膜的影片,足见该片呈现出来的感染力,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的姐姐》的优质。豆瓣开评时给出的7.9分则有力的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仅过了4天,《我的姐姐》在票房高涨的同时,口碑却一直在下跌。比刚开分时的7.7分降低了0.6分,并且还有持续下降的趋势。

网友们在打分的同时纷纷地给出了自己的观点,主要是因为影片的结尾部分拉低了整部电影的质量。

《我的姐姐》留下的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其实单看这个结尾还是非常不错的。

不管姐姐安然(张子枫饰演)是选择坚持自己的梦想读研,还是选择为了抚养弟弟而放弃梦想,都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选择。

因为这不仅是一个家庭问题,而是二孩政策开放后的一个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考意义。

在影片中,姐姐和弟弟年龄相差比较大。这是因为父母在姐姐上大学之后才生育的弟弟,姐弟之间在年龄上十多岁的差距,形成了该片最争议的焦点。因为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姐姐既具有抚养弟弟的能力,又不具有抚养弟弟的能力。

比弟弟年长十多岁的姐姐,自身还是一名学生。虽然从法律角度上来看,她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但是在情感上,我们更倾向把她当成孩子一样来看待。因为从她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上来,她似乎还不具备抚养一个六岁的弟弟的能力。

如果只是这样的话,相信不管姐姐如何选择,宽容的广大网友们不会去过分苛责这位姐姐。

毕竟国家开放二孩政策之后,一孩与二孩年龄差距大、父母高龄是比较常见的问题。也就有一定的几率发生父母双亡后一孩要面临抚不抚养二孩的问题。

其背后的逻辑便是如李银河所讲的那样:“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人们所面临的个人本位价值观、人生观与传统的家庭本位价值观、人生观之间的激烈碰撞。”

这是一个正在发生或是将来会发生的一个社会问题,具有一定的思辨性。单单是以此为内核,《我的姐姐》就具有相当大的社会价值。

但是该片却把姐弟俩的父母设计成了一对“重男轻女”的父母,从而为姐弟俩设置了情感障碍。

父母曾为了获取二胎指标生男孩,逼迫姐姐假装残疾,甚至还动了制造事故的心思。与这相比,父母偷改姐姐的高考志愿都算是无害的了。

就冲父母这般的重男轻女,姐姐如何能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和抚养弟弟。更何况一直在外上学的姐姐,还没有与弟弟建立亲情的时间。

没有亲情又如何能把弟弟当成家人,又如何能够心甘情愿的去抚养弟弟。更何况还有姑妈为了爸爸放弃自己的学业与事业蹉跎一辈子的例子摆在眼前。

这一切,似乎是给了姐姐不抚养弟弟的充分理由。但是,结尾又害怕引起负面影响,不敢明确给出姐姐不抚养弟弟这一结果,这种前后不一的表现观众怎么会满意。

其实,从社会价值来讲,聚焦二孩问题要比聚焦重男轻女问题有价值的多,毕竟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也理解主创团队在影片中融合进重男轻女的问题,是为了增加影片的戏剧性。但是正是这种戏剧性模糊了该片的价值内核,终究还是格局太小了。

与其说《我的姐姐》“烂尾”,还不如说是“烂了头”。

0 评论: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