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8分,大鹏的《吉祥如意》为何口碑这么好?贵在真实

影音八闲王 2021-03-04 09:02:08

春节档来临前,大鹏的新电影《吉祥如意》曾短暂地成为过小爆款。

因为许多人都没想到,那个演惯喜剧的董成鹏,居然能拍出了一部这么有质感的剧情片。

在豆瓣上,这部电影至今依然有着8.0的高分。

虽然打分的人数只有区区6万人,不及《唐探3》和《你好,李焕英》的十分之一。

但作为一部时长只有80分钟,题材为家庭伦理的非商业片,《吉祥如意》算是取得了一个不错的成绩,估计在《第十一回》出来之前,该片就是大鹏最好的代表作了。

很多人认为,这部电影最大的优点就是在于真实:

因为大鹏本来是打算拍一部农村过年的伪纪录片,让演员刘陆扮演自己,去和他的姥姥欢度春节,自己则在旁把这一切记录下来。一来能记录民风民俗,二来可以给姥姥留个念想。

为此他还提前通知了其他亲戚,好让一家人能齐齐整整地聚在一起过年。

但万万没想到,大鹏的姥姥在拍摄筹备期间就突然与世长辞。

这不仅让大鹏之前准备的拍摄计划全部告废,还让已经就位的摄制团队一下子手足无措:

取消拍摄,大量的人力物力就会白白浪费;继续拍摄,一时之间很难找到新的素材。

在征得家人的同意后,大鹏忍着悲痛更改了拍摄方案,把主题改为拍摄处理姥姥的身后事。

此时,作为电影创作者的大鹏,敏锐地捕捉到一屋子亲戚在悲伤的气氛下,潜藏了汹涌的矛盾。而姥姥的离去,正是会让这层矛盾彻底爆发的时刻。

从记录喜庆的民风民俗,一下子变成摄制亲人办丧事,本身已是十分讽刺的事。死者刚走,生者的关系就开始分崩离析,试问世上还有什么事比这更可笑、更可悲呢?

刚经历了亲爱的姥姥去世,又要目睹这样一出可笑的闹剧,大鹏心情复杂是必然的。

而在复杂的心情下,他的镜头语言注定是很难做到客观公正的,但偏偏电影的类型又是以纪实为特点的伪纪录片,所以大鹏只能假装自己是局外人,甚至适当地用镜头去美化某些亲戚虚伪的做法。

由大喜到大悲、由大悲到大怒,亲戚的情绪转换,在快速切换的运镜里显得格外荒诞可笑;纪实的拍摄手法有意无意地展露出亲戚们虚伪的表现,更是让影片饱含了讽刺的意味。

更讽刺的是,电影里的第一主角王吉祥因为精神残障,一直保持着婴儿般的无知神情。

他感受不到母亲去世的悲伤,有人在哭他就跟着哭,却被某个亲戚三番四次强行赋予了“认知”,说成是因为母亲死了才哭的;

他也察觉不了亲人们互相猜忌的心思,亲戚们在商量如何处理他时,用一部电视就能把他哄走,即使电视突然坏了,他也想不起去隔壁房间寻求帮助。

简单的王吉祥和复杂的亲戚们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一部非主流的黑色喜剧就诞生了。

主流的黑色喜剧,是让人笑过之后感受到人性的荒诞;而《吉祥如意》,则是明明能看出人性的荒诞,却真实得让人笑不出来。

这部电影的优点的确是真实,但和大多数人认为的不一样,这个真实其实并不是剧情真实。

电影的剧情十分简单,主要讲述了东北农村王家的五名兄弟姐妹,在老母亲去世后围绕谁来照顾精神有问题的老三王吉祥而产生争执。

在这个剧情的基础上,王家五兄妹的表现是本色出演,要说剧情真实也没错,但实际上他们的内心各自有各自的小九九,在镜头前的表现都有“演”的成分。

因此,与其说是电影的优点是剧情真实,还不如说是展现出了人性的真实。

而让人性的真实彻底暴露出来的,是以下两个矛盾点:

其一、谁应该为王吉祥养老?

二十年前的一场大病,让王吉祥成了一个只能记住简单词句、动不动就暴怒的精神病人。

他的结发妻子和女儿忍受不了他反复无常的脾气,设计让他净身出户并远离了王家。

这些年,王吉祥全靠老母亲和二哥二嫂的照顾才能生存。但随着母亲的去世,二哥二嫂也对长期照顾一个精神病人感到厌烦,所以希望能趁家人团聚的机会甩开这个“包袱”。

由于王吉祥在年轻时曾是家中顶梁柱,家里所有人都曾受过他的照顾。

无论是看在血缘份上,还是人情份上,每个兄弟姐妹都有为他养老的充分理由。

但是,王吉祥并不是无后的,而且在电影拍摄期间,他的女儿王庆丽在阔别家乡多年后,再次回到了她的父亲身边,比起一帮叔伯姑姐似乎更有为王吉祥养老的必要。

王家二哥自然想王庆丽接走父亲,但王庆丽也向大家表明了自己的难处:母亲患癌需要照顾,孩子尚小也要养育,实在无法再增加一个精神障碍患者了。

老王一家人虽然各自有小算盘,但并不是丧尽天良,在知道王庆丽确实有难处后也不再相逼,而是开始了互相推诿,希望在处理王吉祥这件事上摊上最小的麻烦。

当然,大家互相说服不了对方,年夜饭成了散伙饭,众人在撕破脸皮后不欢而散,故事的结尾就剩王吉祥一人独自走在大雪纷飞的路上,显得那么的无依无靠。

从剧情上看,王家人都很不厚道。

王吉祥在健康时为每个家人都尽心尽力,四弟大学毕业能不被分配到边疆是靠他,老二孩子户口问题是靠他,老大孩子多能不挨饿是靠他,可以说没有青年是顾家的王吉祥,就没有年老时生活安稳的“文武香贵”。

但现在年老的王吉祥需要照顾了,每个人都把他视为皮球踢来踢去。

可是,直击人性的问题就来了:如果将心比心地思考,我们到了“文武香贵”这样的年纪,是否还有足够的精力去照顾一个精神病人?

如果我们是“文武香贵”的后人,是否又愿意去像对待孩子一样,时刻看护这名隔代的亲戚?

作为一名局外人,我们可以轻易地批判王家人做得不对,但如果我们是局中人,又能否轻易地作出决定?

大鹏用纪录片的写实镜头,让观众能更好代入到剧情里思考,用王家人的真实反映投射出人性中荒诞却又让人无可奈何的一面,非常发人深思。

其二、王吉祥的女儿王庆丽有没有错?

王庆丽本人在大鹏的镜头底下完全是个负面的存在。

因为王庆丽已经十多年没有回过故乡了,所以大鹏在改变拍摄方案后,第一时间就想到让刘陆去出演王庆丽。但让人诧异的是,王庆丽听到大鹏要找人演她,马上就从北京飞回来了。

期间,王庆丽与大鹏交谈表现出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甚至还甩锅母亲说对方不给她回来。但在刘陆为了更好地代入角色并问她为何十几年没回来家乡时,她却哑口无言。

最后,在拍摄年夜饭吵架的场景时,演员刘陆因为入戏太深情绪崩溃,跑到王庆丽休息的房间痛哭不止。但真实的王庆丽此时正若无其事地按着手机,似乎对隔壁吵到翻天的声音充耳不闻。大鹏此处用了一个明显的对比镜头展示了王庆丽和刘陆的状态,讽刺味十足。

从前面的剧情可知,王庆丽十五六岁就在法庭上撒谎骗走了父亲的身家,二十多年来都不曾回过故乡探望父亲,只是在奶奶的一再要求下才每年通电话一次。

结合上述大鹏故意彰显的片段,我们很容易会把王庆丽归纳到十恶不赦的恶人行列。

可是,直击人性的问题又来了:如果你是王庆丽,又会不会做出符合观众预期的选择呢?

从王家四叔的话里可以得知,王庆丽小时候是个被宠坏了的孩子,思想上并不成熟,所以在父亲需要支持的时候做了错误的选择,跟随老妈远走高飞。

结果这一走就是二十年,期间和王家的联系并不紧密,和“文武香贵”四位长辈甚至是她老爸都形同陌路,也就和奶奶的关系缓和一点。

离开时没有生性,离开后没有联系,王庆丽除了还是姓王外,基本上与这个王家一点关系都没有,要让她在奶奶死后把精神残障的父亲接到身边照顾,想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事。

都说血缘是不可砍断的联系,但如果像王庆丽年少时无情离家,二十年来都不与至亲联系,这层血缘的联系似乎也就没那么牢固了。

对此,大鹏虽然无法理解王庆丽的做法,但选择尊重她的决定。

他在海报上用了这样一句话总结:

和思考王吉祥应该由谁养老一样,王庆丽有没有错,我们身为局外人同样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去判断。如果我们换到王庆丽的位置上,谁也不能保证自己能做出比她更高尚的选择。

《吉祥如意》就是这样一部真实的电影,它的真实其实是对人性刻画的真实。

而这种真实,无疑是一部文艺片能获得高分的重要依据。

不过,正如前文所叙述,如果要再细分《吉祥如意》的电影类型其实不好办。

它是一部纪录片吗?里面每个人都在“演”,它反应的情况并不够客观,它不是一部纪录片。

它是一部黑色喜剧吗?里面的剧情看上去荒诞可笑,但看着王吉祥时不时喊着“文武香贵”,最后独自漫步在雪地中,相信没有人能笑得出来。

总而言之,也只能说大鹏拍出了一部成功的非主流黑色喜剧了。

我是一木支危楼,大家对“豆瓣8分,大鹏的《吉祥如意》为何口碑这么好?贵在真实!”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评价。

0 评论: 1 阅读:124
评论列表
  • 2021-03-14 15:25

    有一个镜头就是,真女儿和大鹏聊天,演员应该是看不下去,出去了,后来问的,为什么十年不回来。演员入戏了,真女儿确实一直无所谓的态度,甚至在看拍戏的时候,她都在笑,不管什么原因吧,或着说有难处,不回来也就罢了,拍戏了,你就回来了,回来了奶奶过世了,爸爸没人管的状态下,她看剧组拍戏,她还能笑,我就觉得他好像是个局外人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