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雨摘影后,易烊千玺获最佳新人奖,金像奖的变与不变

紫薇说影视 2020-05-07 16:35:31

或许是受疫情影响,或许是自去年以来的形势就不太平,如期而至的第39届金像奖,改为了时下最流行的线上颁奖。

没有了绚丽热闹的走红毯环节,影视明星们得到了难得的解脱,本该群星璀璨、身价不菲的观众席上,此时也空空如也,终于不用再听以念名字为主的致谢环节,观众应该也松了一口气。

本届金像奖主席尔冬升,用13分钟的时间一口气颁完了所有奖项之后,想来也是如释重负的。

大赢家

这是一届没什么意外的香港金像奖,国内院线上映后反响热烈的《少年的你》,实至名归的成为本届金像奖最大的赢家。

曾志伟的儿子曾国祥,携手香港女作家、编剧林咏琛打造的这部电影作品,不仅拿到了分量最重的最佳影、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服装造型设计等奖项,也帮助周冬雨拿到了影后头衔,易烊千玺的突破与敬业,换来了最佳新演员的殊荣。

唯一的争议就在于最佳编剧的人选上,被戏称为“东野圭吾合集”的《少年的你》斩获最佳编剧奖之后,影片上映之初的“借梗”、“抄袭”之声再次出现。

这届金像奖被内地媒体大篇幅报道的原因,恐怕只剩下周冬雨、易烊千玺获奖这件事,这在大多数报道的标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除了《少年的你》,想来很多国内观众最关注的,还有喜提最佳动作设计和最佳音响效果的《叶问4:完结篇》,以及拿到最佳视觉效果这个技术性奖项的《扫毒2:天地对决》,至于其他获奖影片和获奖者,要么久未谋面、根本不熟,要么根本不会在内地上映。

总之,“港味”太浓,文艺范儿太重,内地普通观众看不懂。

“虽然是网上直播,但无论什么形式都不会改变金像奖的意义。”在独角戏般的颁奖直播中,尔冬升自信的表示。

融合与撕裂、热闹与冷漠,让曾经影响整个亚洲影坛的香港金像奖,显得有些形单影只。

热闹背后

相信一直关注香港电影的朋友,在看完今年的金像奖颁奖之后,会更加怀念一年前的第38届香港金像奖,回想起2019年,香港商业大片在国内院线突如其来的集中爆发。

从中港合拍的强势入局,到港产商业大片的类型单一化,只用了短短的十年,形势的转折点则出现在2019年。

在去年的香港金像奖中,被国内观众寄予厚望的《无双》,毫无意外的拿到了最佳影片、最佳编剧与最佳导演这三个分量最重的奖项,这与它刚刚创造的港产片国内院线的票房新纪录,形成了鲜明的映衬。

不过,很多资深影迷更关注黄秋生主演的那部小成本电影《沦落人》,《翠丝》中两位男女配角欲说还休的内敛表演,蔡卓妍在《非分熟女》的稳扎稳打,以及那部无论从表现形式还是剧情暗喻都颇为敏感的《三夫》。

对于那些资深影迷来说,所谓熟悉的港产电影,除了插科打诨、黑白对决的商业动作大片之外,更多的还是不同以往的体验和表达。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通过视觉艺术形式进行的表达,变得越来越情绪化、极端化,因此,也不可避免的被沦为小众化。

无法让更多观众引发共鸣、无法做到感同身受的电影,注定是挣不到钱的,没有钱就没有市场,失去了市场,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在票房压力与创作激情之间纠结与煎熬,让一些香港电影人的态度与表现,变得越来越精神分裂。

自《无双》意外打开怀旧动作片的那扇窗,2019年成为了港产片在内地院线的爆发年。年初的《廉政风云》虽然没有顺利实现开门红,随后的《反贪风暴4》、《追龙2:贼王》、《使徒行者2:谍影行动》等片,让很多喜欢港产犯罪动作片的观众过足了戏瘾。

特别是那部由刘德华、古天乐领衔主演的《扫毒2:天地对决》,不仅在票房上超越周润发、郭富城的《无双》,拿到了国内院线港产片票房的新纪录,还成功带起了人们对港产警匪片的情怀潮。

高潮来得快,去得也快,想要趁热打铁的《犯罪现场》、《沉默的证人》、《催眠·裁决》,因国庆档《我和我的祖国》领衔的三部大片的强势出击,势头戛然而止。再往后看,才看到了《少年的你》和《叶问4》。

变与不变

当初,港产商业大片前后脚的上映,王晶、麦兆辉、庄文强、文伟鸿、林德禄、尔冬升等港产商业片名导轮番上阵,囊括了古天乐、刘德华、张家辉、刘青云、任达华、苗侨伟等最强香港演员阵容,依然难以在国内院线取得超出预期的票房成绩。

有人认为,创意思路和成片类型单一、演员阵容青黄不接等问题相互叠加,造成了以商业片起家的港产电影,很难再有更大突破的瓶颈。观众对港产片的刻板印象,则客观上加剧了港产商业片的单一化与集中化。

只有打破类型片的程式化,才有可能破除这种瓶颈的制约,让港产片走向更广阔的创作空间。只有顺应形势、顺应市场、顺应观众的香港电影人,才能走到最后,拿到本就属于他的荣誉与利益。

号称上映两天就收回成本的《少年的你》,最终票房达到了惊人的15.58亿。即便请来了实力派女演员周冬雨、TFBOY之一的易烊千玺这样的知名年轻演员,但在上映之前,这部屡次跳票、题材较为敏感的作品,似乎并不太受市场的垂青。

此前,关于校园霸凌题材的影片不算少,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悲伤逆流成河》,最终被骂到狗血喷头,至于被认为是东施效颦的《我的野蛮同学》、《热血高校》,更像是MV式的华丽动作片,《青春期》之类则主打忽隐忽现的擦边球,不谈也罢。

能够在国庆档之后,依然拿到不错的票房成绩,现实性的题材与戏剧性的故事,加上值得信服的表演和内敛的情绪表达,让这部作品变得如此与众不同。

这部影片并非导演曾国祥、编剧林咏琛对《七月与安生》的简单复制,能够在情感与现实之间,找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是这部影片获得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关键。

导演和第一编剧是香港人,主演和主创团队是内地人,《少年的你》难得的获得了大陆观众与香港电影圈的高度评价,此番,史无前例的拿到八项香港金像奖,相当于释放出一个鲜明的信号:

单纯的展示个性、宣泄情绪太小众,简单的类型化、程式化复制已过时,顺应时代、市场和最广大的观众,在主动融合中表达自我,才是香港电影人最适合、最该走的那条路。

《少年的你》是一次难得的正向示范,但更像是一个契机,融与不融的取与舍,港产片能否被再次盘活,就看香港年青一代影视人的眼光和决心了。

0 评论: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