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大战已经正式拉开了序幕,万万没想到,之前最不被看好的《你好,李焕英》成了口碑第一。
贾玲的这部处女作,在豆瓣上开画8.1分,随后不跌反升,涨到了8.3分,成为春节档唯一一部8字头的电影。
喜剧片向来不受豆瓣待见,成龙和周星驰的喜剧电影上8分的很少,沈腾的《夏洛特烦恼》口碑大爆,豆瓣也只有7.7分。
而《你好,李焕英》能取得如此成绩,说明它是近些年质量最好的一部喜剧,甚至有可能冲击2021年的年度最佳影片。
之前皮哥还谨慎地预测,本片的票房很难突破25亿的天花板,但看完影片后,我可以肯定,25亿的天花板已经被贾玲撬开了,本片的票房上限应该上调到30亿。
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观影见闻。
我是除夕买的初一晚上的电影票,当时只剩最后一张票了,当时心里还犯嘀咕,贾玲的票房号召力这么强的吗?
实际来到影院,我才发现自己低估了观众的热情,这部2D影片被安排在了IMAX大厅放映,整个场子座无虚席,我的位置是最后一排的角落。
我的左手边坐着三位五十出头的大姐,右手边坐着一对情侣。
观影过程真热闹,只要片中一出现八十年代的配乐,左边的大姐就会下意识地跟着轻哼,还自顾自地和她的姐妹们回忆过去的往事。
右边的情侣则不断轻声交流,男孩一直给女孩科普剧情。
你没有看错,这部喜剧片其实还带点烧脑和反转性质的,不带脑子来看还真不一定能全看懂。
特别是结尾处,贾玲通过裤子上的补丁,推断出真相,她开始狂奔,我旁边的那女孩就一脸懵逼地问男友,这究竟是肿么回事?
等到片尾字幕出现,我明显听到左边大姐的抽泣声,放映厅的灯亮起来,还能看到她明显的泪痕,这片子后劲儿可真足。
总的来说,观影过程比较聒噪,但我却很享受,因为过年看电影就讲究一个气氛,这部影片在影院里观看比在家里抱着平板看,效果要好几倍,大家在影院里一起笑一起哭能产生很强烈的情感共振。
从影院里走出来,我情绪激动,最想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和贾玲说声对不起。
老实说,我和许多人一样,事先是很不看好这部影片的。
原因有二。
第一是我不太赞同不停地谈及自己去世的母亲。
我们知道,贾玲19岁的时候,她母亲意外离世,她当时在外地,身上还没有手机,她给身边每个人下跪,求一部手机确认母亲是否还在,可惜最后依然没能见母亲一面。
这个故事确实很感人,但被她在多个节目里说过很多次,还改编成小品演过,现在又要拍成电影。
一方面是新鲜度不够了,一方面贾玲难免被人说成祥林嫂,有卖惨之嫌。
第二,我害怕沈腾又被拿来当枪使。
之前《羞羞的铁拳》和《温暖的抱抱》两部片里,沈腾作为配角被强行列成了主演。
在《你好,李焕英》上映之前,坊间就传言,沈腾的戏份加起来只有8分钟,友情客串被营销成了男一号,尽管官方下场辟谣大,但依旧挡不住闲言碎语。
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有前车之鉴,观众还是担心受骗。
带着这样两个偏见,我走进了影院,观影期间我是带着挑刺儿的心态看的。
影片讲述了贾晓玲的母亲遭遇车祸,在弥留之际,19岁的贾晓玲穿越回了1981年,那是她出生前一年,她来到了母亲工作的工厂,试图改变母亲的命运。
这期间她略施小计,帮母亲买了厂里第一台电视;协助母亲参加了厂里排球赛;还帮助厂长儿子沈光林追求母亲。
观影时大家笑声不断。
可是我却在犯嘀咕:贾玲的父亲哪里去了?贾玲给自己的母亲强行组一个“欢迎光临”的CP,她父亲看了不会觉得膈应吗?
可是影片后期,我心中的的疑惑解开了。
乔杉扮演的贾玲父亲登场,我们才明白,原来她父母亲一直在秘密谈恋爱,从片尾的字幕也能看出,这也是真实情况,观众在前期看不到她父亲也就合情合理了。
接着另一个疑惑也随之解开,贾玲之所以给母亲组CP,就是想让她过上锦衣玉食的好日子,生一个月入8万的争气孩子,这个动机也显得非常合理。
贾玲母亲李焕英在片中,面对贾玲的撮合一度十分配合,这似乎也有污名化母亲之嫌。
可是看到片尾,我们才明白,李焕英也完成了穿越,她配合贾玲和沈光林约会,完全是一场表演,为了不让女儿失望。
贾玲和陈赫饰演的小镇青年产生了暧昧情愫,两人的感情穿越时空涉及到了伦理道德问题,可是影片也就点到为止,刹车刹得很及时。
总之,看完影片后,几乎所有的坑都填上了,人物做事的动机都很合理,不仅尊重了事实,还使得剧情非常流畅连贯,甚至在结尾塞入了高能的反转,就是鸡蛋里挑骨头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而且本片最让人信仰深刻的地方不在于流畅的剧情,而在于真挚的情感,里面的笑点没有硬挠你的咯吱窝,泪点也没有强戳你的泪腺,一切的情感起伏都是水到渠成的,特别是贾玲最后在街头狂奔,满眼泪水,想要留住母亲却无能为力,让人特别动容。
我敢说,如果贾玲只是想要消费母亲赚快钱的话,是拍不出这么真挚的作品的。
我为之前恶毒地揣测贾玲的心理向她道歉。
我的第二个纠结点在于沈腾。
沈腾究竟是友情客串还是男一号,这是许多观众最关心的问题。
我在观影时,不停地看手表,计算沈腾第一次出场时间。
说实话,刚开始有点大失所望。
我记得很清楚,2个多小时的电影,沈腾是在将近60分钟才第一次露面,当时我心里就说,贾玲呀,你太不厚道了吧,哪有男一号这么晚出场的。
可是随后,我的顾虑完全打消,沈腾出场后,带着黄金绿叶魏翔,贡献了很多的笑点。
他的粤语说唱,他的广播口音,他在划船时的窜稀糗事,都让人笑得前仰后合。
其他不说,光沈腾那一段爆笑的二人转表演,前后加起来时长都超过十分钟了,那些说沈腾友情客串的人,真的可以闭嘴了。
有人说,沈腾作为男一号,怎么放在三番?
那是因为题材所致,本片是一部讲述母女的情感片,饰演母亲的张小斐和饰演女儿的贾玲,理应放在一二番。
有人说,沈腾作为男一,怎么一个小时才出场。
那是因为剧情所致,沈腾在片中是厂长的儿子,他和李焕英的感情戏是全片的高潮,没有前面的铺垫,直接上来整CP,剧情会十分突兀。
沈腾出场晚是剧情需要,他的段落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作为男一号当之无愧。
而且本片的笑点也比较均匀,在沈腾出场前,无论是买电视机,还是排球比赛,都笑果十足。
沈腾的出场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
而且如果看过综艺《王牌对王牌》的朋友也能看出,沈腾和贾玲亲如兄妹。
听说贾玲要拍电影,沈腾当即表示作为哥哥,自己愿意去妹妹的电影里帮忙。
贾玲在节目中提及去世的母亲哭成了泪人,沈腾也是迅速上去抱住了好友。
我想这样真挚的情感是演不出来的。
在一部怀念母亲的电影里,消费好友的热度,这样的事情贾玲也是干不出来的。
作为一名普通的影迷,我再次为自己持有刻板印象向贾玲导演表示歉意。
《你好,李焕英》的成功让我陷入了思考。
小沈阳说喜头悲尾的喜剧让人反感,为啥本片的煽情就那么水到渠成,流畅自然?
许多人说豆瓣对国产喜剧充满恶意,为啥贾玲的这部电影就能获得这么高的评价?
许多人一边吐槽社会的机会太少,一边对涉足导演界的新人嗤之以鼻,贾玲宣布当导演时,许多人已经下结论说这是烂片预定了,这些人本质上是内心自卑,见不得别人好。
说白了,贾玲是用自己真实的生命体验拍摄的这部电影,在炽烈的情感冲击下,所有的条条框框都不再重要,创作者的身份不再重要,观众能和贾玲隔着银幕直接展开对话,这样的观影体验弥足珍贵。
我想对贾玲第三次说一声对不起。
《你好,李焕英》是春节档的一枚重磅炸弹,观众心甘情愿被炸得遍体鳞伤,这样的影片值得更多的关注。
©原创丨文章著作权:皮皮电影(ppdianying)
未经授权请勿进行任何形式的转载
适合小孩看一下
一点没有喜剧效果,没有电影画面感,剧情像跳跃式的电视剧
听说贾玲大过年的把她妈翻出来赚钱了,你好,李莲英
我没看呢,[横脸笑]不过我一个朋友,男生,回来的时候哭的象狗一样
看来影院为了挣钱已经完全无视政府的政策了(影院上座率只能50%)
30E天花板!呵呵,不看看影院票价多高吗。前年大火的就不提了,30-40每地各有不同,虽然去年疫情的问题电影春节档都给退票了,但当时预售的票都没这么高的价,也和前年差不多价格。可今年无锡的,黄金时段都60多元了,疫情肉涨价了,这个也按肉价涨吗
你以为人家会差你那一张电影票啊?别装清高了,不消费她妈,她也是你比不了的
啧啧啧,给了不少钱吧,贾胖妞,除了嘴巴会叭叭叭还有啥。
演技差,靠吹,现在更不看这些垃圾!
我看了,表演没问题,剧情太单薄,有些搞笑段子看得起鸡皮疙瘩
作者同志,我就想知道你在哪个影院看的?座无虚席,说看的人多我也就认了,座无虚席,防疫没做到位吧,影院不怕封了?
没发财日记好看!
因为电影是贾玲在用自己的真实生命体验传达对妈妈最发自内心且痛彻心扉的情感,引发观影者的共鸣
过年就是为了感受亲情,看这个片子是为了洗涤自己的心,更深刻的认识到亲情的可贵,笑一笑,哭一哭,更爱家!更珍惜跟家人在一起的每时每刻,真是个好片子[点赞]
真好看笑着哭了
贾玲纪念为了其母亲,同时也为了票房拍摄了电影(据说不少情节是杜撰)。作为吃瓜群众我觉得没有必要自掏腰包怀念一个不相识的人。如果真的要共同感受,我觉得此电影应该是公益性质。
我最喜欢影片最后一段话:她们也有过自已的年轻和梦想!这是真的泪点!
贾玲第一次当导演就如此厉害[点赞]前半场笑点足够密集,挺好的
垃圾而已
从年初大鹏的吉祥如意再到贾玲你好李焕英,就可以发现一个定律。即使电影技术再发达,走进电影院的观众其实最关心的还是电影内容而不是特技。真实的情感,朴素的内容,即使是家长里短的叙事,也是能打动观众的,因为,那不仅仅是电影,也是我们普通大众最最真实的生活。
今年过年看了两部电影,一部《你好,李焕英》让我这个奔五的老爷们也泪流满面,一部《人潮汹涌》看到了屏幕常青树刘德华的精彩演绎,尤其是电影里刘德华对演员职业的概括真是经典。
不关心,只关心今年股市走向。传媒股可以碰了么
除了对那个惊艳的反转你剧透了,其他的都写得挺好的!不过也不影响观影体验[笑着哭]
它可能是个好片 但真不适合春节看 一部看完之后没人能乐呵呵出来的贺岁档
很喜欢贾玲和她的大碗娱乐,电影真的一半,但是贾玲为了纪念自己的母亲拍的一部电影所以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张江真不错。
拍的再好也有过度消费自己母亲的嫌疑,而且也没有小编说的那么好,只不过剧情说的通,没有瞎扯,但是还是显得青涩跟局促,不过算是一部及格的作品,比之前一些喜剧片是要好太多,作为一个新人导演的处女座,打七十分吧,还是可以看的!
贾玲看着大家边哭边帮她数钱
谁看谁知道,为人父母,谁没有过孩子转身后退票走回家的时候,谁没经历过孩子报喜时的那种快乐,当然,也有心硬的,也有拿钱吹黑的。无所谓,好就是好,青史留名的不只是好导演,垃圾导演也能上教材
什么都不想说,“你好李焕英”电影是贾玲对母亲的思念,值得一看,但对于电影方雇的水军,没有底线的宣传有点恶心
挺好看的!贾玲不错!
小沈阳说喜头悲尾的喜剧让人反感,为啥本片的煽情就那么水到渠成,流畅自然 那是因为东北小品和电影都是在强行搞笑,强行以悲剧结尾,所以没意思了,像这种真挚的感情,自然的表演依然会赢得观众的掌声[点赞][点赞][点赞]
水军真tm多
恶俗,打着喜剧幌子卖情怀卖惨
我都不知道给多少人安利过《你好李焕英》的小品。自己也看了四五遍了。真心感觉是小品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豆瓣评分,真的只能参考,都没看过电影的人能瞎几把评分。猫眼评分就更扯淡了。期待一个靠谱的,以前时光网好不错,现在也没落了
建议你看第二遍[得瑟],功夫我看了300多遍了,可是我还是津津乐道,李焕英,我只能看一遍
很喜欢,旁边好多人都看哭了,有笑有泪,代入感很强[点赞]
什么玩意儿 大过年弄的哭哭啼啼的
没看,因为不喜欢贾玲,莫名其妙的不喜欢,所以看了唐探3,结果烂成渣渣
这电影跟这文章一样恶俗!
我也初一到电影院看了,非常不错,年代感强!有小时候的影子,印象深刻的是王云的鬼剃头[呲牙笑][呲牙笑]
越说…我越不想去电影院看陈赫
看样收钱了
听着评论放弃唐三看了这个剧,我们一家三口一致评分6.5。
哈尔滨观众还没有机会贡献票房
前面看着还可以,看到一半就想出来,后来强忍到一大半时间才出来,大年初一本来高高兴兴的,看完整个人都不好了,说实话这电影就不应该放到年初一来放
越成功越失落,越成功越想她。我想加一句:时间越长反而越来越想你。
[呲牙笑]
还行吧,不建议看,钱多的当我没说
前面笑死我了,最后也哭死我了[点赞][点赞][点赞]
但是看完之后,得到了什么?国产剧还不是一直在走下坡路?一篇小学作文就可以拿来当电影拍?喜剧难道就不能有大意不能升华?
我觉得小沈阳说的没错。
凌晨场看的唐探3,看到一半出去吃烧烤了,没意思。。。
你这样剧透好吗?
81年的,戳中泪点
喜剧喜剧,最后哭成一片,看喜剧电影是为了什么?
你看了吗?乱评论
李焕英如果穿越过去了,那么那个时空的李焕英哪去了?
反正那几部里我就选了这个看,前面可能有欢笑的地方,后面那一点才是催人泪下的反转。就这个反转也觉得值得我掏钱去看了。
“我不是抄袭,我只是把国外一些搞笑的东西搬运汉化了以后呈现到国内的观众面前。”欢乐喜剧人让《你好,李焕英》火了以后就想借这个东风疯狂消费自己母亲。而且有一说一,抛弃了感情成分在里面那个小品真的有那么好看么?
确实不错,第一次导演就这么好,祝福!
一看就是键盘侠刷的
有善孝之心者,观之有悲有喜。有相同遭遇者观之,泪目不能止之。你没经历过你永远不懂。
这是悲剧啊
水军发力了吧?
这部戏我不敢看,我父母都80多了。
最讨厌靠鸡汤煽情挣钱的,还一直消费她妈
这个没看过 改装前的小品也没看过。但是春晚节目抄袭韩国综艺寻笑人《极与极》 这是我知道的,我啥也不是,但是我瞧不起抄袭。这个抄不抄知不道
这片子不如改名《重生之我妈嫁大款》,三观歪倒天上去了,还在这吹呢!
有喜就有悲,有生就有死,阴阳调和,
真的特别好看,18岁到40多岁都能被代入,笑着笑着就哭了
最主要去年春节档影院关门,今年都出来补偿去年的遗憾,猪在风口都会上天。
这部电影就不该叫喜剧片,大过年的想图个乐呵的就别去看这部电影了,毕竟你生日的时候也不想别人硬拉着你去上坟,还美其名曰这日子最有纪念意义吧
今年推荐《你好李焕英》
剧情和韩国的《开心鬼上身》差不多,不过还是很好看的。前面有多开心,后面有多催泪。这是一次心灵的救赎,想着能弥补作为一个别人眼里失败人生的孩子亏欠母亲的强烈心情!
说明剧本很走心
想看
不吹你会死啊!喜欢她的根本不需要你这样唱,起反作用,恶心!
战神保家卫国归来,却看见女儿住狗窝,一怒之下,据理力争,最终与女儿一起住狗窝的故事
我很能理解贾玲总提起她母亲的情况,我爸爸也走了6年了,可我想起他就会哭,有时候看到别人喊爸爸我都会触景伤情。失去过的人才会有同理心
豆瓣是什么东西
母亲也穿越了是一个创新,把简单的命中注定升华到母爱之情。
先是笑着流泪,后来是难受流泪。最后镜头寓意人总要长大,路总是要一个人走的。
贾玲是中国第一女神,谁赞成?谁反对?
以前周星驰是悲剧喜演,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喜剧悲演了!反其道为之就是好吗?大过年的谁能为人们的眼泪买单?
这电影把70后;80后;拉进了电影院
骂的再狠,吹的在牛,票房也在那里,不增不减[得瑟]
不是这部片子有多好,都是同行们的衬托!片子质量中上吧,笑点真的太少……就是奔着沈腾贾玲去的,有点落差[汗]
仨字:真善美!
好剧你剧透,你恶心不?一般水平非得要“宣传”成高水平,宣传太多太烂!
现在的喜剧一点都不好笑,我感觉还不如王晶的屎尿屁,大过年的笑过就行了,谁再想电影里的什么,现实还不够惨么?
个人觉得和夏洛特还是有差距的,笑点比较单薄,只有最后反转的时候还比较震撼。豆瓣评分高了一点。
这是借鉴《回到未来》吗?[得瑟]
不管《探案三》吹的再好,也不如我心目中的《焕英》,因为它让我这个四十多岁的老男人看哭了……
我不看我就觉得垃圾 一直炒作他妈 恶心哦
初二看的,没有几个空席,陪哭废纸[呲牙笑]
看了二十分就出来了,没意思,不符合逻辑!
最起码最后二十分钟把前面不合理的讲明白,没有一个正常人在天上掉下一个嗷嗷叫的不躲开,会留宿一个不正常的陌生人,干涉自己感情也没翻脸,哪怕撕了结婚证,只有母亲可以容忍自己的女儿胡闹。最怨念是影院放的是删节版,预告的结尾放映里面没有,千万别去看120分钟的,黑心影院删掉这几分钟能挤出一场来吗。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得瑟]
奈何排片率太低,好几天都买不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