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魔幻”类型有现实关切,电影《花千骨》会成为市场强心针吗?

影视前哨 2020-10-15 18:20:33

导读:轻松温情的魔幻气质,励志成长的精神内核,将于明年暑期档与观众见面的电影《花千骨》能否为国产魔幻片树立新标杆?

文 | 霓星

2015年,由Fresh果果经典小说《花千骨》改编的同名电视剧自开播起便备受关注,这部实现收视与口碑的双丰收的现象级电视剧至今仍是中国电视周播剧最高收视纪录保持者。而这一场充满瑰丽想象力的魔幻之旅牵动着广大观众的情绪,故事中少女经历懵懂和伤痛、蜕变和重生后焕发新生的成长故事也深入人心。

时隔5年,一手打造剧版《花千骨》的制片人唐丽君再次出发,集结金牌制作班底,将这一经典IP搬上大荧幕。历时7个月的实景拍摄、兼具魔幻与动作的影像美学、充满人文关怀的现实关照,类型更新之外,这部作品还能成为一个影视工业的“逆行者”吗?近日,影视前哨(ID:yingshiqianshao)和电影《花千骨》制片人唐丽君聊了聊,听她讲述影片创作背后的故事,关于魔幻、关于现实,更关于后疫情时代电影的新动向。

重新认识“魔幻”,

国民IP有现实关切

近年来,影视行业掀起大IP开发热潮,尤以仙侠题材电视剧的表现最为突出。但唐丽君发现,相较于西方国家,我国大荧屏上的魔幻电影题材尚未真正发力,数量和质量上提升空间很大,也少有可以真正走出去的作品,还有非常可期的想象空间。

“魔幻”与“仙侠”究竟有区别吗?或许在众多电视剧观众眼中难以辨别,但唐丽君却对此有自己的理解。有着更开阔视野的魔幻类型创作,既是气势宏大、天马行空并且充满无限瑰丽想象的,也是在人物上细腻、真实、有代入感的,细节之处见移情空间。

以电影《花千骨》为例,“爱而不得”之外,是心中有爱、敬畏苍生,还是一念之差、堕落成魔,电影更会去突出的是这样“一念成仙,一念成魔”的东方魔幻气质。而这部未来将亮相的电影也会运用大量细腻的特效以及动作,进一步激发这一类型片的想象空间。从今日发布的概念海报中也能看出,武器代表的“仙”和花千骨的“魔”相持对抗,暗示着故事中仙魔之间一触即发的危机氛围和少女花千骨面临的艰难重重的世界。

在唐丽君看来,魔幻电影在故事上和影像上可以天马行空,但在内核上要反映人类情感和关注社会现实,要紧密糅合现实与虚幻,勾画出一个瑰丽的有东方特色的想象世界。

为了最大程度地用影像还原想象,电影《花千骨》在视觉层次上,则要由虚构的形象和真实的细节构筑极富想象力和冲击力的画面。在电影制作领域深耕数年的美术指导王晶晶(作品《悟空传》等)、视效总监刘义(作品《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寻龙诀》)等都集体为电影的视觉搭建保驾护航。

东方魔幻电影通常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讲述内核,呈现人与妖或仙与魔的争斗,最终通过人物的成长体现主流价值观,所以这个类型在中国的创作也理应有更充分的现实关切。

而在主编剧周智勇、朱雨菡的助力下,这一份浓厚的现实关照也将成为电影创作对这个IP的更升维的立意开掘。他们多次斩获知名电影节奖项或提名,《疯狂的赛车》《中国合伙人》等作品广受好评,这些现实题材创作经验也为这部电影增加了更多温暖的底色。

如唐丽君所言,电影《花千骨》的创作,不只有概念和表达方式的创新,从小说到电视剧,再到电影,在这个国民IP中,更能够激起受众广泛共鸣的是以“爱”与“希望”为关键词、以励志成长为价值内核的“花千骨精神”——带有底层悲悯的女孩经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难后仍旧乐观坚韧,在一路跌跌撞撞后终于收获爱情和成功。

“人们眼中再善良的人,也可能有过一闪而过的恶念;再坏的人在其人格形成中也有被拯救的价值。”不仅是当下励志女性的成长缩影,《花千骨》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有着能够引发共情的现实关照。在唐丽君眼中,电影《花千骨》将从挖掘人的信念入手,展现“爱可以冲破一些恶意的屏障”的主题。

讲述女性励志成长故事的女性意识是贯穿《花千骨》的线索,这也是小说、电视剧、电影中相通的精神内核。据悉,这次的创作首次出现了小说里尚未被影视化的经典桥段,亦让广大观众对于这种关于“魔幻”题材的挖掘有了更多富于期待的想象力。

“有人陷于情爱,有人困于权欲。”如何看待感情?如何把握尺度?大爱与小爱是否冲突?这些关于爱、欲望、成长的理解都在《花千骨》中有迹可循,真正关照现实,实现对受众的启发,无疑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意义。

影像创新更能文旅赋能,

“实景拍摄”背后门道不浅

相较于小说和电视剧,电影本身的体量和容量更小,但也因此有更聚焦、更集中的呈现。

为了更凝练精准的创作,整个制作团队也全是优质电影班底。包括监制李锦文从业30多年,曾参与制作包括电影《卧虎藏龙》《中国机长》在内的多部知名电影;导演张超理在电影行业从业十几年,曾执导豆瓣评分8.5的《我在未来等你》,更作为主创参与过《叶问》《十月围城》《西游降魔篇》等一系列大片的拍摄,创作才华与综合实力在业内有口皆碑。《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新龙门客栈》等作品的摄影指导张文宝,和有“江湖第一剪”之称的剪辑指导林安儿也助力电影的影像呈现。

选好了人,更要选好景。魔幻片的镜头看似都能够在棚内完成拍摄,但唐丽君还是毅然选择了实景拍摄方式。据了解,实景拍摄让《花千骨》中几个1分钟的镜头可能要拍摄上十几天,但最终一镜到底的画面将给观众带来别样的观影体验。

至于为何坚持选择来到广西大新县实地拍摄,她透露到:一方面,逐渐发达的科学技术让特效质量有了新的飞跃,但实际上受众对于近年来缺乏个性化特征的特技特效已经产生审美疲劳,因此,突破类型化创作瓶颈的表达方式呼之欲出。

另一方面,喀斯特地貌的美丽风光非常契合魔幻片的风格,甚至有度身定制的感觉。“在2014年第一次来到广西看景时,我就被美丽的山水打动了,每天早晨山雾缭绕,仿佛里面就住着神仙。”她说。

“那么美的地方,为什么没人去拍?”当切身体验后,剧组成员都理解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当时还没有摘掉“贫困县”帽子的大新县不仅没有任何古装戏需要的内景,也没有配套设施,唐丽君和团队只能临时搭棚。40度的高温、由仓库改造而成的摄影棚、没有外卖、蚊虫叮咬的现实环境、群演纷纷辞工……从2月初开始的半年多时间里,从勘景到拍摄,虽然《花千骨》的坎坷故事在大屏上会带来更富视觉冲击力的效果,但实地拍摄仍然困难重重。

面临人员和客观条件上的多重考验,剧组如何应对?“做好思想准备,并在行动上尽一切努力筹备和科学安排。”唐丽君简单的话语背后是面对艰难客观条件仍然选择坚持的勇气和担当。

这样的坚持,不仅实现了电影拍摄的温度推进,更有望促进文旅双向赋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实地拍摄着实为当地的经济和文化产业带来了实际的影响和带动作用。

曾经少有旅游人口的大新县如今已开始被游客们发现它的美,旅游业的发展和增收有目共睹;电影制作方计划与当地政府促成人员合作,在拉动就业的同时帮助更多在外打工的村民返乡陪伴家人;剧组与有关机构联合办学,培养专业的演职人员队伍……一系列切实的行动践行着唐丽君眼中影视人的社会责任。我们也能期望,不到一年后,随着银幕亮起的也有大新县的文旅产业。

跨越疫情“分水岭”,

电影人如何坚持与探索?

疫情期间,影视行业受到冲击,不少电影选择中断拍摄或延后开机,而电影《花千骨》不但没有停止拍摄,甚至是难得一见的在疫情期间新开拍的电影。唐丽君说,曾有身边的人问自己为什么在疫情影响的低迷电影市场状况下仍选择拍电影,在她看来,人们观影的需求是不变的刚需,“老百姓还是需要电影的”。

与此同时,越是这样的情况下,精神产品的作用越不能忽视,刚刚过去的国庆票房数据便说明了这一点。“讲好故事,提高品质”,这是唐丽君眼中的“硬功夫”,也是她和团队一直努力的方向。

“或许疫情是一个分水岭。”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选择在网络上观影的观众数量不断攀升。对于网络电影,唐丽君也持乐观态度,她希望院线和网络两种观影方式能够并驾齐驱。互联网观影的习惯正在养成,而在当下的环境下,创作层面讲好故事、提高品质,放送上顺势而为、考虑环境是必要的。

作为一部魔幻商业类型片,电影版《花千骨》在故事、影像、动作、视效上不惧创新,敢于突破,在故事层面弥补了部分原著经典桥段未能在剧版呈现的遗憾,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之中,更蕴藏着探讨情感和观照现实的人文内核。这部作品从内而外对魔幻片类型的创新,也为中国电影的深度探索提供了全新的想象力。

在此意义上,虽然一部影片不能够有改变格局的能力,但电影《花千骨》无疑为相对疲软的中国电影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满足观众对于精神价值的渴求,成为强有力的精神鼓舞,最终收获爱情和成功的花千骨无疑具有引领年轻受众的精神品格。

从立项以来便引发广泛讨论的电影《花千骨》会呈现怎样的魔幻世界观?其故事线又将有哪些创新表现?预计于2021年上映的这部影片令人期待不已。

0 评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