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是不可错过的昆汀电影!让影迷疯狂,令粉丝落泪

这胖子爱看电影U 2019-11-22 21:54:37

《好莱坞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终于还是来了!但却不是我所期待的方式。

因为各种原因,内地影迷依然无法在大银幕上看到胖哥偶像昆汀·塔伦蒂诺的作品。值得庆幸的是,昆汀的作品以故事和剧情见长,失去大银幕依然能看到其才华横溢与锋芒之处。客观的讲,《好莱坞往事》不是昆汀最好的作品,但却是好莱坞影迷,或者昆汀电影初学者最不容错过的影片。

对于初入昆汀套路的影迷来讲,你会发现原来电影还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地“游戏”与“戏耍”;而对于昆汀影迷来讲,你们会为昆汀罕见的柔情所感动。目前,该片在豆瓣上保持着7.4的中等水平得分,相信拉低得分的原因不在影片本身,而是影片之外的纷争,胖哥不想对此作出评价,大家看看昆汀的《杀死比尔》后应该能明白其中道理。

此外,影片在烂番茄上观众得分为此在70%,新鲜度有85%;

IMDB对该片评价颇高,送出了8.0的高分,特别是Metascore专家打分高达83。

综合来看,《好莱坞往事》依然是今年必看的电影之一,是昆汀电影体系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好莱坞往事》既简单又复杂,要看懂这部“不太昆汀”的影片,需要了解“形散神聚”的剧情走势;历史与虚构的重叠与改写;大量运用“戏中戏”的致敬和解构;以及剧情张力的来源。

先说剧情。因为这是一部绝对不能剧透的电影,所以胖哥只做剧情结构性梳理,不做关键节点的分析。故事以两位电视明星为视角呈现了1969年的好莱坞浮世绘。里克·达尔顿(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饰)是一位电视剧男星,曾经凭借一部西部片成为跻身电视巨星行列,可谓家喻户晓。

克里夫·布斯(布拉德·皮特饰)是里克长期合作的动作替身,平时还要兼职司机、助理,甚至心理理疗师,两人虽然因为工作结缘,但相识多年,形同兄弟。

里克早已过了电视业的生涯巅峰,但正经历着从电视到电影的阵痛时期,摇摇欲坠的事业,马上就要过气的压力让他失落不已。故事的第一条线就是里克与克里夫披荆斩棘、从电视明星往电影明星过度的经历。

同时,住在比利佛山庄的里克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邻居,就是被称为电影界天才,当时最炙手可热的导演波兰斯基与他的漂亮妻子莎朗·塔特(玛格特·罗比 饰)

影片聚焦于这三位主要角色的所见所闻,以双线叙事交叉展开,间或插入有关里克和克里夫过往拍片经历的回忆性叙事,整个影片的故事结构不算复杂,在昆汀一系列影片中称得上“一股清流”,大部分影迷一看就懂。

昆汀放弃了自己擅长的硬核重剧情风格,转而让视角随意地跟随三位主要角色,不再纠结于所谓“起承转合”的故事套路。这种散漫的风格和节奏使得影片显得更加“反类型”,轻事件轻剧情也让观众们更加关注角色,甚至有一点“马丁·斯科塞斯”的社会学风格之感。

昆汀自己也承认,《好莱坞往事》是他最私人的电影,充斥着个人记忆,多角度地展现出了当时的好莱坞。因此,在角色主导的前两个小时里,影片真正的主角其实是那个让大家无法自拔却又万分热爱的好莱坞,或者说是昆汀记忆中最珍藏的那一段好莱坞的时光。

影片长达160多分钟,而昆汀花了两个多小时做铺垫和预设,两条故事线一直没有重回,直到影片结尾最后几分钟,观众们通过此前的叙事,已经对角色们逐渐产生共情感,经历了高潮时刻的荒诞后,银幕真实与已知历史突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兼顾逻辑与情绪,精彩绝伦又令人伤感的结局。

一开始故意“压低”节奏和情绪的散漫叙事让观众摸不着昆汀的套路,无法预知故事的发展,突然加速的剧情发展和角色命运自然就让人紧张又揪心。

之前节奏的松驰到了后来变成了炸裂,一套组合拳下来,影片结束后观众们可能还会呆坐难起,迟迟没有回过神来。结局的“真假难辨”、情感的高度释放与寄托,给人恍若隔世之感。整个叙事和最终的结局,再次体现了昆汀大师级的剧本把控能力,他讲述故事的方式依然高级,而且扣人心弦,最后还能直击人心。

除了故事结构和推进方式,在整个悠然散漫的叙事里,昆汀加入了大量历史性事件来丰富文本,而且还是以“戏中戏”、戏仿的方式表征出来,再次解构了好莱坞经典叙事法则和主流文化。所以,《好莱坞往事》还是一部有着较高门槛的电影,几分钟一个的细节化致敬和彩蛋,甚至连墙上的海报,座位靠背的人名,无一不展现着昆汀对于20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好莱坞的“骨灰粉级”热爱。

影片的“老电影转入式”开场可以直接看做昆汀解构和发问的开始,“这一次,电影是什么?”,而之后影片又反复多次使用了“戏中戏”的桥段,不断将“电影中的电影”与“电影中的现实”相连接。甚至将最具剧情张力的部分放置在了“戏中戏”里。

小李子那段“念错台词”的拍戏经历,前前后后两场长达近半个小时,影片不断在小李子饰演的演员在压力下忘记台词,产生自我怀疑,然后触底反弹间来回穿插,银幕真实和戏中戏将电影形成的拟态真实推向了失控的地步,观众仿佛被抛入了具有多层文本的叙事结构中,直接忘记了电影之外,现实世界的存在,完全沉浸在昆汀的故事陷阱里。

结果是,小李子一旦忘记台词,或者一个微妙表情显示出对台词的不自信,观众立马就炸了锅。观众们坐在银幕前和主角里克一起观看他演的电影,这样的小把戏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使得我们的现实世界和银幕里的世界高度交融,产生了独特的、令人无比焦虑的互动感。这种戏中戏甚至持续到了影片的彩蛋部分,电影和广告,再次模糊了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其中,克里夫·布斯与Bruce Lee的那段回忆性叙事,其实也运用了同样的手法,但因此却引发了来自现实世界的“灾难性”后果,但这更加说明了昆汀高级的叙事手法让银幕世界具有了“吞噬”现实世界的效果和能力。这恰恰是《好莱坞往事》最为成功和高级的所在。

需要阐明的是,故事选择1969年这个时间点来呈现好莱坞,既有昆汀的个人原因,也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因为那是巨变的时代,是各种新潮思想寻找认同,挑战传统的时期。

六十年代末,不光是好莱坞,整个美国都处在风云变幻之际。冷战引发的太空竞赛在1969年的第一次登月后达到了顶峰,世界被铁幕笼罩,人人自危;而凯恩斯主义撞上了南墙,经济危机逐渐浮现;嬉皮士、披头士、滚石乐队、大卫·鲍伊等乐坛传奇也纷纷在这个时代登台亮相。

而洛杉矶作为经济和文化重镇,加上好莱坞的聚焦,自然能感受到,甚至放大出来自各方势力的角逐和争斗。“曼森杀人案”作为影片故事的起源,从表面看确实是轰动一时,而凝视起来不过是那个光怪陆离时代的缩影。

就像里克·达尔顿将疯狂宣泄在了戏中、酒精里,而那群嬉皮士却以为自己在戏仿明星和电影,将暴力使用在了现实中。个体的悲剧不过是群体的症候具象化表征,好莱坞往事是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部分,讲述的是曾经,却让现在的人感觉似曾相识,万分熟悉,谁能保证“好莱坞往事”不会发生在未来呢?

人类不会从往事中得到教训,只会不停的重复往事而已。最后我想说,真是爱死片里的玛格特·罗比了!迷了!

0 评论: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