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下联一出,成为经典佳对

梦醒史分 2022-07-05 15:44:05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流传下来了无数种类繁多、花样各异的文化形式,它们有的是文人墨客才能赏玩的高深学问,有的则雅俗共赏、老少咸宜,共同汇聚成了我们中华文化的精粹瑰宝,也是中国人血脉里所特有的文化基因,无论走到什么地方都能保有一份对于华夏故土的眷恋与向往。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一种传播极广的民间文化——对联,对于对联你了解多少?而题目所说的对子,你知道它的下联是什么吗?

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说到对联,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毕竟每年春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前郑重其事地贴上新的对联,来迎接崭新的一年,寄托对于新一年的憧憬与祝愿,但是,这种对联更严格地来说叫做春联,它只是对联的一种形式而已。那么,对联到底是怎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

宋代大诗人王安石写过这样一句与春节有关的名诗:“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而这里所提到的新桃、旧符,其实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春联了,在古时候,春联也叫做桃符。原来,早在秦汉之前,古人就已经开始在过年的时候把桃符挂在大门两侧了,所谓桃符,就是用桃木做成的板子,上面写上一些神仙的名字,用来驱邪纳福,也体现着老百姓最朴实的期待,那就是来年万事大吉,不要招惹祸患。

到了五代时期,桃符上的内容开始变得更加复杂了,不再是简单地写上神仙的名字,而是写一些更长更具体的联语,同样用来表达祝愿和憧憬,这种春联也越来越普及。明朝时,对联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就特别喜欢对联,他要求人们在除夕时必须写对联、贴对联,慢慢地,贴对联就成了春节的标志之一,应用的场合也慢慢拓展了,除了春节要贴春联,在各种丧事或喜事的场合,都可以用对联来寄托情感。

我们都知道,对联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对偶,上下联不仅字数要相同,对应位置的词性、平仄都有讲究,读起来才会觉得朗朗上口、通顺畅快,这就很像写诗。事实上,对联的确与诗有着深厚的渊源,对联的写法很大程度上就是从诗中沿用过来的,二者有很大的相同之处,所以我们常说“吟诗作对”,可见写诗与写对子本质上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当然,这也不代表着对联就能等同于诗;

首先从形式上来看,对联只有上下两联,而诗则不同;其次,从应用场景来看,我们都知道诗歌是用来抒发诗人的情感的,会有很多个人的成分在其中,所以含义和用途更加局限一些,往往是作者本人和亲密的人才能看懂其中的含义,而对联更像是一种应用性的文体,在各种公共场合出现,所有人都能读懂其中的意思,这也让对联成为一种流行于民间的文化形式,其广泛性是诗所不能比拟的。

对联发展了这么多年,种类也慢慢齐全、细化了起来,可以分为春联、贺联、挽联、赠联等等类别,用于不同的场合,春联专用于春节,贺联用来恭贺喜事,挽联用来悼念死者、寄托哀思,赠联用来劝勉、赞颂他人。而且,对联的影响力也不局限于中国,可以说全世界任何有华人生活的地方,都可以看到对联的身影,这也成为华夏文明在世界上的一张重要名片,彰显着中国人的情怀和气质。

乾隆出题作对,纪晓岚妙语相和

说完了对联的来历和发展,相信大家都更加了解了对联这种文化形式,接下来,再给大家讲一个关于对对子的故事。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同样特别喜欢对对子,他就是乾隆乾隆这个人不喜欢整天待在宫里,而是喜欢外出游玩,而他每到一个地方,心中常常诗兴大发,总要吟诵一番才觉得痛快;

一天,他在外巡游的时候,正巧看到了烈日下辛勤劳作的百姓,不禁生出了几分感触,便开口做出了一个上联,叫做“一日为日,二日为昌,三日为晶”,然后让身边同行的官员们对下联,大家一时之间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应和,这时,纪晓岚思考片刻,从容地对出了下联:“单木是木,双木是林,三木是森”,这个下联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呢?首先,从字面上看,这个下联完美地衔接上了乾隆出的上联,而更重要的是,纪晓岚揣摩到了皇帝的心思。

原来,乾隆看到百姓兢兢业业地耕作,就联想到了自己的江山社稷,所以说到“二日为昌”,纪晓岚品出了这层意思,所以用木、林、森应和,而不是用其他的字,他就是借此来赞颂乾隆皇帝治国有道,举国上下生机勃勃、民生兴旺,乾隆听了以后也是龙颜大悦,不得不说,纪晓岚确实是个非常聪明的人。

值得一提的是,下联还有另一个版本,同样非常巧妙。原来,在一次文人墨客的聚会上,又有人提出了这个上联,邀请在座的各位想出一个下联来,正当大家冥思苦想而不得的时候,有一个人迟到了,大家就不约而同地把这个难题抛给了他,要是对不上来就只能自罚三杯了,没想到这个人思忖片刻就给出了答案:“七人是化,八人是仈,九人是仇”,大家听了以后也是赞不绝口、无比佩服。

原来,这个下联是将人字旁分别与七、八、九组合在一起,并不是单纯地把同一个字叠加起来,这就等于跳出了用一、二、三来开头的局限,而对出来的效果同样非常契合,与纪晓岚的下联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文思之精巧让人赞赏不已,因此也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佳对。

结语:

对联不仅是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更是人们闲暇时聚集在一起比拼文采、开动脑筋的绝佳娱乐方式,由此而诞生出来的各种优秀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赞不绝口,上文所讲的只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那么,你听了这个例子以后是否有什么感想呢?期待你给出更精彩的答案!

0 评论: 0 阅读: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