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长辈调侃不适合说相声后,侯耀华为何坚持以相声大师自居?

问史君 2020-05-13 23:48:43

在侯宝林大师逝世之后,侯氏相声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其中最为直接的便体现在他的三个儿子上:老大侯耀中虽说一直跟着侯宝林,也得到父亲不少真传,但却因为资质平庸,一直没什么太大的建树;老二侯耀华性子灵活,但说相声却没有得到父亲的认可,而且多次舞台经验也证明他吃不了这碗饭;只有老三侯耀文完整的继承了侯家的相声基因,再加上他又舍得下功夫,在相声行业也算上翘楚。

但天不遂人愿,侯家相声唯一继承人侯耀文在2007年去世,至此侯氏相声的重担就落在了侯耀华身上。早年间侯宝林先生在世的时候,他并不希望儿子们沿袭自己的艺术之路:“一来,父亲觉得艺术搁在那儿不能说明我们能干,希望我们能有一技之长。二来,父亲希望我们多学点儿文化知识,家里能出个工程师或者科学家。”

其实对于侯耀华来说,父亲不希望他说相声还有一层更深的含义。在侯宝林先生病重住院的日子,侯耀华拿了自己拍的《编辑部故事》给父亲看。在看完儿子拍的电视剧之后,他给侯耀华带了四个字:“饿不死了”确实,侯宝林先生对于侯耀华是最清楚不过的,连他都知道侯耀华要是说相声会饿死的。

而身边的一些至交好友对侯耀文的相声水平也是了如指掌。有一次,侯耀华和师胜杰同台演出,演出结束之后,这些演员们都在一起闲聊天,师胜杰先生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道:“这个人啊,哪都好,就是不会说相声”。虽说是玩笑之言,但也让侯耀华非常尴尬。

无独有偶,在一次演出中,侯耀文作为观众在台底下听侯耀华说相声,当侯耀华激情四射的演出完毕下台,这个时候,侯耀文幽幽的道:这段相声朗诵,真是不错。

被好友和兄弟这样调侃,侯耀华对于自己的相声水平到底有几斤几两肯定是心知肚明的。那为何侯耀华还要打着相声大师的名号四处收徒、到处吆喝呢?

首先来说,是想对侯家相声香火的延续。侯耀文在世时,他确实遵从父亲的遗愿不从事相声方面的工作。毕竟侯氏相声有老幺顶着,无论是父亲还是家族都能交代的下去。可没想到侯耀文突然的去世让整个家族措手不及,他认为侯家这么大的一个相声家族,后代中不能没有说相声的。为了侯氏相声的香火和父亲的遗愿不对立,侯耀华想到了拜师常宝华,以此来达成自己的目的。

侯耀华在拜师仪式上说:他拜师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圆弟弟一个心愿。因为生前侯耀文最想拜在常宝华门下,常宝华也非常喜欢侯耀文。但因为父亲侯宝林一直不同意耀文说相声,所以这事终成遗憾。现如今自己终于拜师常宝华,也算是完成了弟弟的一桩心愿。

对于他的拜师,在很多人看来,仅仅只是一个仪式而已。但对于侯耀华来说,这里边的意义可就大了,有了师门后,侯耀华就可以以正宗侯氏相声自居,在辈分上又更大的说服力。而且最让大家瞠目结舌的是,侯耀华居然把牛群多年的大师哥地位挤走,一跃成为常宝华的大弟子。

再一个来说,有了这张拜师贴后对于侯耀华的收徒就更加名正言顺了。相声这是一门讲传承的东西,作为侯家相声的发言人,有了这张名片对于以后行走江湖肯定是大有帮助的。不过侯耀华收徒弟似乎从来不看功底、学识、能耐,不仅有大肆收徒42位的典范,更有送女徒弟手表、限量皮包而被曝光的囧事。

其实相声名家的艺术传承对于一个家族来说并不是那么重要,老侯家的艺术传承能经得起几代人的折腾?艺术百家争鸣的姿态才是最好的,从有相声到今儿论,侯宝林、马三立、刘宝瑞、常宝华都算的上大师,而之后的小辈如马季、姜昆、牛群、冯巩、也算的上星光璀璨,为何观众能记住他们?因为他们功底深、造诣高、水平高,但谁敢保证百年之后观众还会记得说相声有个侯耀华?再者说了,郭德纲每次在台上指着侯震(侯家长子长孙)说他是侯家唯一说相声的,明摆着就是看不上侯耀华。

1 评论: 2 阅读:465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