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参观博物馆,突然指着一件没盖的青铜器说:和我家的碗好像是一套的

豪狸皓气 2022-08-24 07:43:01

1959年,山东青岛一女子在参观山东博物馆时,指着一件青铜器惊呼道:“这东西和我家的碗好像是一套的,连花纹都差不多。”工作人员转头看去,女子所指的青铜器是一件没有盖子的“簋”,乃西周晚期的文物,价值连城。

这件簋原本珍藏在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黄县文管分会。1954年,山东博物馆建立,此簋随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的其他藏品,一起入藏山东省博物馆。遗憾的是,此簋并不完整,缺少一个盖子。为此,博物馆苦苦搜寻,也没能找到簋盖的下落。

万万没想到,一个来博物馆参观的普通女子,竟然说她家有盛米的碗和这件簋的花纹相似,难不成她所谓的“碗”,就是这件簋的盖子?

工作人员不敢大意,连忙邀请女子前去办公室,并请来专家与之沟通。

女子叫张秀琳,家住青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她告诉专家,她家祖传一件铜器,呈碗状,“碗”内刻着看她不懂的字,碗身刻着漂亮花纹,与博物馆的这件簋的花纹几乎一模一样!

说到这里,张秀琳有点犹豫,见专家满脸堆笑,她才吞吞吐吐道:“我也不知道那件铜器是干啥用的,平常就用来盛放小米。”

专家闻言大吃一惊,连忙大声问道:“有没有损伤?”

张秀琳吓了一大跳,急忙摆手道:“没没没,好着呢。”

专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而后,在征得张秀琳的同意后,专家来到了张秀琳家中。当张秀琳将那件她口中的碗拿出来后,专家的神色顿时凝重起来。

这件铜器顶有圈形把手,倒放就像一个盘子,难怪张秀琳认为它是碗。铜器外饰横条脊纹,内铸十五行一百五十二字铭文,这些铭文篆刻工整秀丽,典雅规范,一看就出自大家之手。

专家仔细研究后,不由热泪盈眶。原来,这些铭文和博物馆那件簋的铭文一模一样,这意味着,这个“碗”,正是失踪多年的簋盖!

那么,如此珍贵的簋盖,为何会在一个普通的农妇手中呢?

经过考证,专家终于查清了这件簋的“前世今生”。

据铭文记载,周王三年五月甲戌这一天,周王在京城康昭宫,亲自为一个叫“颂”的人任命,掌管成周洛阳的仓库等职务,并赐给他带花边的黑色丝质礼服、赤红色的围腰、拴着红丝带的玉璜,以及旗帜和马具等。颂感激涕零,向周王行跪拜大礼,并献上早就准备好的玉璋表示感谢,事后,颂特地铸造了簋、鼎和壶,铸铭文纪念此事,希望这份荣耀为后世子孙世代享用。

时光悠悠,转瞬千年。2000多年后,这件青铜器在陕西出土,后辗转来到北京,被著名金石学家刘喜海看中购得,并编入《清爱堂彝器款识》。

不久后,此簋又归著名收藏家李宗岱,其后代又将其转手给了黄县丁氏“泰来”号的丁树贞。丁树桢是清朝著名的金石大家,家境殷实,人称“丁百万”,可花无百日红,随着丁家没落,丁家两兄弟开始分割家产。彼时,两人都知道这件簋的珍贵,谁也不愿意放弃簋,后为了公平起见,一人得了簋盖,一人得了簋身,从此器盖分藏。

20世纪40年代,簋身为胶东古物管理委员会黄县文管分会收集,山东博物馆建立后,又转入山东省博物馆,但簋盖却不知所终。

看到这里,想必你也猜出来了,张秀琳的丈夫正是丁家后人。可这簋盖传到他那一代,早就不知道其价值几何,因而被张秀琳拿来装小米。直到1959年,张秀琳前去参观山东博物馆,这才有了文中开头那一幕。

后来,张秀琳夫妇得知簋盖的价值,欣然将其捐献给了山东博物馆,至此,盖身才终于合二为一。而后,专家根据簋上的铭文,将其命名为“颂簋”。

颂簋通高30.1厘米,口径24.2厘米,重13.2千克,隆盖、圆腹、双耳、三足。盖、身皆饰有精美的花纹,繁简呼应,疏密有致。簋盖上的铭文和簋身上皆篆刻十五行一百五十二字铭文,记录着颂的光辉时刻。颂簋造型精美,身姿优雅,向我们展示了高超的西周青铜铸造技术。

那么,这件颂簋到底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说来你可能不信,张秀琳是真没用错它,这件颂簋,实际上就是用来盛饭的!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古人为了吃,着实发明了不少实用的工具。比如天子吃饭,要用九鼎八簋。其中的鼎我们再熟悉不过了,是用来煮肉的;簋作为鼎的最佳搭档,则是用来盛放稻、黍、稷等食物。而簋盖,翻过来就可以盛放热饭。

除此之外,鼎和簋还是一种礼器,是古代贵族的专用品,其种类和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比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所以说,张秀琳错打错着,正确地使用了颂簋盖。当然,她估计也是最后一位使用颂簋盖的人,因为这件颂簋早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了!现如今,这件造型庄重,铸工精良、纹饰瑰丽的颂簋珍藏在山东博物馆,是该馆的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20 评论: 31 阅读:12834
评论列表
  • 2022-09-29 19:43

    低调,不要多嘴,容易丟东西

  • 2022-09-29 17:46

    傻啊,又被害人的专家盯上了

  • 2022-09-29 12:21

    二百奖金一面锦旗

  • 2022-09-29 08:22

    “捐献”???

  • 2022-09-29 05:52

    终于可以卖个好价钱人

  • 什么你家的,国家的,专家的,等着,锦旗马上就到!

  • 2022-09-28 07:48

    现如今只要祖辈传下来的,可以卖,卖給国家也可以继续收藏,

  • 2022-09-27 22:34

    不捐能怎么滴?青铜器啊!随便卖一个都是掉脑袋的

    用户13xxx89 回复:
    没证卖头牛也犯法
  • 2022-09-27 18:10

    为那女子可惜,你捐给了博物馆,博物馆又为你做了什么!那个专家可能能免费得这么一个精品可能已经升官发财了!!!

  • 2022-09-27 16:15

    一个故事可能有两个结局。 专家闻言大吃一惊,连忙大声问道:“有没有损伤?” 张秀琳吓了一大跳,急忙小声道:“好像划了一个小口。” 张秀琳卒。 专家闻言大吃一惊,连忙大声问道:“有没有损伤?” 张秀琳吓了一大跳,急忙摆手道:“没没没,好着呢。” 随即专家征得张秀琳同意后,专家来到了张秀琳家中。随后张秀琳欣然将其捐献给了山东博物馆。 注:满纸荒唐言,当不得真。

  • 2022-09-27 15:35

    发奖状了吗?留到现在给孙子能换一条街

  • 2022-09-27 14:01

    真会编

  • 2022-09-27 11:20

    不知道这个张女士家现在有几套房?今天这盖子在北京能不能买四合院不知道,但三环内一套房绝对没问题

  • 2022-09-27 10:09

    我家也有一玉手镯子人家给我三套商品房都没换。玉手镯子有红色血丝是几百年的古董了

    jenemy 回复:
    有血丝就是盗墓从死人身上扒下来的。
  • 2022-09-27 00:09

    这下完犊子了,锦旗一枚

  • 2022-09-26 19:45

    唉!多嘴的下场。

  • 2022-09-26 19:02

    只能说簋和盖缘份未尽。

  • 2022-09-26 10:14

    500+一面旗?[得瑟][得瑟][得瑟]

  • 2022-09-25 21:55

    不知道当时有锦旗吗?

  • 虎禅 12
    2022-09-24 20:18

    得感谢人家,现在大家在博物馆里都能看到

  • 2022-09-24 13:25

    那时候的人实在啊!放在当今社会?不可能捐赠!早卖了!

    dgjkkvvv 回复:
    现在你敢卖[得瑟]
    不忘初心 回复:
    不卖也要当传家宝
  • 罪骨 14
    2022-09-24 11:18

    这盖子的确和碗挺像

  • 中正 23
    2022-09-23 19:15

    和博物馆一模一样的多的是。古玉古青铜都是神器祭祀或者礼器。都是承成规制的。尽管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看到大同小异的不要这么没见过世面。

  • 2022-09-23 16:31

    感觉这个纹饰跟三星堆有关联

  • 2022-09-16 12:26

    哎,最后专家给了一张五斤米,的粮票,还有一封感谢信。

    豌豆 回复:
    59年给5斤米和粮票比拿钱强多了。
    用户10xxx11 回复:
    还行,毕竟古代那些东西像什么青铜器瓷器,根本不值钱,主要是其中包含的意义大所以文物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