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火药味最冲的真人秀,如今没人发疯,观众却更想看了?

龙兴的未来梦 2022-07-02 16:42:11

这一季的《桃花坞》越来越有当年“花学”内味儿了。先是宋丹丹撞网友枪口上。上一季被骂封建家长,这季逢人问候姻缘,几番窒息操作一度把场面降至冰点。

前两天更是直接带大家重温了一遍“上一季玩得开心还是这一季玩得开心”的经典老梗。

没想到时隔多年,曾经贡献了无数抓马名场面的《花少2》,竟然还有接班人。有意思的是,“坞学”是崛起了,而发明了“花学”的《花少》,最近开播的第四季,反倒改道走起了岁月静好路线。播了这么久,节目的话题还没有开播前嘉宾杨幂的路透多。

难得上一条热搜,却是两个大写的“无聊”。

《桃花坞2》的热闹和《花少4》的冷场,形成鲜明对比。虽说人人都爱看明星撕X。但,没有火药味的真人秀就注定无聊,非糊不可吗?

无聊,似乎是当下大众对国产慢综的普遍印象。上一部被说无聊的慢综,还是《向往的生活6》。固定的MC和模式,已让观众尝不出多少新鲜感。但不同于《向往的生活6》是因为模式固定而无聊,《花少4》被说无聊,更多是因为保守。这一季的玩法就没之前几季大胆。15天,2个省内的5个露营点,全程只用房车+露营。旅游项目没那么丰富,去的地方也没那么多。嘉宾组合倒是新鲜。除了张凯丽是老成员,其他成员刘敏涛、杨幂李斯丹妮和赵今麦,少年韩东君和丁程鑫,都是花少新人。但这些人聚在一块,全是一团和气。即使下着大雨支帐篷,大伙也哼哧哼哧地干,没人敢抱怨。

听着好像是挺无趣,但看下来发现,融洽其实并不意味没火花、没笑点。《花少4》的观感是很舒服的。年龄最大的两大家长,张凯丽和刘敏涛,完全没有居高临下的说教味。乐乐呵呵没架子的张凯丽,有着让年轻人难以拒绝的家长式热情。又做大锅饭,又煮姜汤,这张罗的口吻,活像家里来客时的我妈。-一点点就好够了够了-为啥一点点呢?是说我做得不好吃

刘敏涛则是非常浪漫感性。虽然心思细腻,搞不定事情会哭,可实际上是个实干派,只管默默干活。

相处起来也没有压迫感。为了赶时间,她帮李斯丹妮收拾睡袋。一时得意忘形的李斯丹妮唱起了歌,却被她不客气地强行闭麦,这一幕让弹幕直呼“我妈和我”。

长辈有家长样儿,但不专制、不招人烦。晚辈也能自在地展现个性,在队伍里找到自己的位置。拿了喜剧人剧本的李斯丹妮就是个妥妥的大冤种。她的种种狼狈经历,为节目贡献了不少猝不及防的笑点:组装个折叠椅,嘴巴不小心被木棍打肿,疼得在屋里暴走。

负责房车的排泄物装置,又被溅了一身。

真是让人又心疼又好笑。赵今麦看着个性内敛,但聊起天来有点冷喜感,还挺好玩。节目里,李斯丹妮在开车不方便吐话梅核,就嘴硬说自己喜欢含着。

杨幂打趣再吃一颗后,赵今麦顺嘴接了句。含俩核-在里边盘

老年接梗少女是你了。这种和和气气的综艺,其实很适合上完一天班,累哈哈的时候看。不费神也不费脑,还不需要代入一些令人窒息的场景,联想起平时遭遇过的社交恐怖画面。当代年轻人看慢综,不就图个放松舒服嘛。

不过,虽说《花少4》有笑点也有看点。但没有复制《花少2》的撕X套路,要出圈还是很难。想当年,动不动就说不去的“不去姐”宁静、中途哭着要退出的许晴,给《花少2》制造了多少话题。

而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们之所以还对《花少2》津津乐道,恰恰是嘉宾间随时能撕的微妙磁场,现在很少有了。以前参加真人秀的明星,大多很敢说。稍微温和点的,比如导游信里的一句“毛巾,住宿不提供”。因为断句问题,宁静把“住宿不提供毛巾”理解成“不提供住宿”,就敢在镜头前吐槽导游文化不高。若放到现在,势必又要在互联网上掰扯半天。

当面交锋时,场面就更尖锐了。每每到商量环节,最容易上演撕X大戏。众人分配住宿,个个满口“我都行”,看似互相谦让,实际暗流涌动。拖了半天,好不容易许晴主动出来询问住宿意愿,打破僵局,偏偏又遇上某爽的杠精式回答。有没有一定愿意住车和(帐篷)的-我是哪都不爱住

这句“玩笑话”一下把许晴彻底激怒,当场甩狠话。别什么什么都可以那大家就别做事了好吗

而《花少2》之所以能撕得起来,不仅在于有人敢表露情绪,还在于有人敢应声搭腔。游伦敦时,宁静身体不适,但还是跟着大部队暴走十几公里。眼看剩下最后一个伦敦眼项目,心里不想去,投票又拗不过想去的大多数,终于忍不住爆发。光发泄还没完,最后还得冷不丁扎一下队长。谁没有个情绪呀那天你还哭鼻子呢

一般来说,团队中的长辈发脾气,年轻艺人大多默不作声。但某爽偏偏不是软柿子性格,就算眼眶泛红,也要斜着眼回呛一句。对呀,我有情绪呀都一样一来一回,活像小学生斗嘴现场。巧的是,《花少4》也有同款场景,却完全撕不起来。这一季的嘉宾个性也挺激烈的。比如毒舌的老综艺人杨幂,刘敏涛和张凯丽也算是想哭就哭、想笑就笑的真性情女星。但综艺撕逼看多了就发现,撕不撕得起来,不全是个性的原因,而在于想不想制造矛盾。虽然《花少2》被奉为流量密码,单剪几个名场面就能足够吸引眼球。但明知道没有冲突就没有话题,《花少4》也没有选择捷径,没有为了撕而撕,这才它最值得夸的地方。作为一个综艺来看,它甚至把所有可能撕逼的苗头都掐掉。分配住宿时,直接由担任导游的杨幂分配。长辈睡舒服点的房车、男生睡帐篷。

男生们一口答应,两位长辈也欣然接受安排,既不推脱,也不指手画脚。剩下三人还没分配时,两位姐姐甚至还考虑到杨幂的生理期,提议让她一起睡房车。

互相为彼此着想,虽然没有撕X那么惊心动魄,却能看得人心头一暖。当年的《花少2》,是完全能当闹剧看的。一群人磁场不合,但还是得凑活着组团旅行。到了旅程尾声,索性连表面功夫都懒得做,想摆脸就摆脸。

看多了,难免会放大社交的恐惧感,也放大了人性里的丑陋面。似乎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矛盾,似乎任意发泄情绪才是真实。但《花少4》这类安安静静的综艺,却能让人卸下心防,过滤掉一些负面的情绪,更简单地看待人与人的交往。

之所以说《花少4》不撕值得夸。无非是因为撕X已成为当下综艺的惯用套路。热搜一条接一条,噱头一个比一个大,一个个上赶着找骂。

从“花学”,到《中餐厅》的“明学”,再到新近的“坞学”和各种“情绪失控学”。让人记住的,也只是各种好笑的、让人尴尬的撕X场面。但这种爆火背后,没有什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些拿了祭天剧本的坏人设,只是综艺里一件供人发泄情绪的工具而已。越能引起观众的集体讨伐,就越能出圈大火。你看,连当事人也明白,自己只是在扮演一个“出气筒”。

可发泄完情绪之后呢,这个综艺还有什么价值?综艺的初衷是什么,想探讨的主旨是什么,没有人在乎。一个拿撕X当噱头的综艺,往往会让人忽略它的内容。可能很多人都认为,综艺只要能消遣娱乐就好了。但其实,不管撕没撕,有价值的内容才应该是一档综艺最基本的要求。即便凭借撕X成为经典的《花少2》,节目也有更值得被看到的内容。里面每个人的摩擦和矛盾,反映出的其实是个人和集体的融合问题。

而被忽略的,恰恰是一个个自我的、想脱离群体的个体,慢慢明白团队重要性的成长过程。迪拜之行,节目组安排没当过导游的几位嘉宾分开行动。旅行中的第一次分离,加上异国他乡的孤独感,才让他们第一次体会到集体生活的重要性。有时候就会觉得我好烦啊我想一个人可是当你一离开他们的时候你就会发现原来这些让人对你这么重要

就连在旅行中一直有意屏蔽集体的许晴。即使前一天还在计划提前结束旅行,最后也受到冲沙队伍的启发而幡然醒悟,意识到自己的自私和任性。

然而这场关于成长的旅行唯一被大众记起的,却只有掐头去尾后的撕X。很多人以为,只有撕X的场面才叫真实。但其实不撕,同样可以呈现真实。如果说《花少2》讲述的是旅行过程中,个体对集体的重新认识。那《花少4》则是以一种记录的方式,呈现出一种更贴近真实旅游的状态。旅行中让人措手不及的突发情况,有。

应对突发情况加上身体不适的疲惫,有。

疲惫后再互相治愈,也有。

你看,和谐融洽,也同样能引起大家的共鸣。更让人意外又欣慰的是,即便是像刘敏涛落泪这样容易引起争议的举动,共情的声音也大过讨伐。

因为旅行中某些极端环境下的真实反应,是能引发不少观众感同身受的。

所以,真人秀真正应该探求的,是能让大多数人产生共鸣的内容,而不是一门心思奔着撕X哗众取宠。导演王征宇说,《向往的生活》是一档城市人意淫的节目。它的诞生,是基于城市打工人向往远离城市的社会背景。

所以受欢迎的真人秀反映的是当下的某些诉求,戳中大多数人所向往的点。比如今年的《欢迎来到蘑菇屋》,之所以能让大众重拾对慢综的信心。除了大众对0713快男的情怀,轻松自在的社交氛围,才让它成为当时假面社交的综艺大环境下的一股清流。

彼此互损,但氛围始终融洽的老友团建,也难得让观众在沉浸式观综之余,勾起自己关于青春和老友的回忆。只可惜,如今慢综被撕X绑架太久。当撕X代表着某种大众期待,于是就有投其所好的综艺试图“不负期待”。当然,飘不是说慢综就该跟撕X绝缘。只是为了撕而撕,只会变成舍本逐末,批量复制抓马场面,批量制造情绪发泄机。再管用的噱头也会有失灵的时候。当尬不住观众了,原地尴尬的就是自己。

0 评论: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