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盖:从与孙坚的一面之缘,到孙吴三朝元老,堪称三国忠诚代言人

爱历史的熊猫 2020-09-14 23:01:04

今天的主人公,和孙坚的关系非常密切,从孙坚起兵以来,就一直死心塌地跟在他身边。孙坚过世后,也不离不弃的替他两个儿子打江山。

堪称“活到老,做到老”的最佳典范,他就是江东第一大叔,黄盖。

01 与孙坚的情缘

要说黄盖与孙坚一家人的孽缘,可以从孙坚西征凉州结束后开始说起。

东汉末年是一乱接着一乱,西边凉州平定后,换荆州南方造反。朝廷发现孙坚刻苦耐劳,勇敢冲锋,就把他派往长沙担任太守,当太守是顺便,镇压叛乱才是主要任务。

那个时候朝纲不振,能提供给孙坚的兵力支援,其实十分有限,靠的还是这些带兵将领本身找资源的能力。说白了,那就叫做打到哪里,就征兵到哪里,以战养战。

而长沙这边的叛乱,后来跟病毒一样扩散到附近的零陵、桂阳等郡县,孙坚也没有再客气,就带着部队一路碾压过去,所到之处,战无不胜。

孙坚是武将,他认为打仗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胜利,为了要打赢战争,一些强硬的手段是必须的。但在其他太守、刺史等地方官的眼里,就很不是滋味,觉得这根本就是强盗。

不过有个人不这么想,那就是当时在零陵担任公务员的黄盖。他相当欣赏孙坚用武力平定乱世的雷霆手段,甚至还为此辞职,加入了孙坚军队。

02 黄盖的身家调查

黄盖是零陵本地人,相传他是南阳太守黄子廉的后代。根据黄家的家谱,说他的祖先是东汉黄香。这个黄香,他的官位曾经当到尚书令,魏郡太守。

但大家应该会对他小时候的事迹比较有印象,在《三字经》中有一句话,“香九龄,能温席”,意思是黄香九岁的时候,冬天担心父母亲的棉被不够暖和,就用自己的身体去把被子睡热了,再请爸妈进房就寝。

先不论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但黄盖确实是祖上有积德,背景够硬,但他自己也是很努力在打拼。

史书上记载,黄盖幼年丧父,但他利用工作之余,读书学习兵法,争取到在郡县里担任官吏的机会。

之后更被举为孝廉,要说完全是靠父亲、爷爷的庇护,我觉得这说法不太公道。我更愿意相信,那是天助加上自助。

回到孙坚带兵来到长沙的时候,黄盖是个勇于争取机会的人,他看到孙家军纪律严整,仿佛世道衰微中的一盏明灯,二话不说,辞掉铁饭碗,加入孙坚阵营工作。

史书上写道,南破山贼,北讨董卓,官拜别部司马!然而问题来了,黄盖到底是做了什么事情,才能得到孙家人信任呢?

03 屠城将军

黄盖的列传文字不多,寥寥数百字,但出现了几句让人玩味的叙述。黄盖在孙坚过世后,继续帮老板两个儿子征战四方,“掠地屠城”。

陈寿是个用字精准的人,先不着急去肯定黄盖有攻陷城池后,屠杀百姓的事实,我这边想要表示的是,陈寿知道自己在写什么,知道这两个字有负面的意思,不是随便写写。

接着我们再进一步去思考,陈寿为什么要这样写?看看《三国志》里出现屠城记载的名人有谁,譬如曹操、夏侯渊、曹仁,他们至少还屠过两个地点以上。

至于小霸王孙策席卷江东的时候,有留下“据会稽,屠东冶”的明确记录。而孙权在攻打江夏黄祖、庐江李术的时候,被记上了屠城的黑历史。

有趣的来了,东吴的其他将领,即使嗜杀如甘宁,也几乎没有在正史里面被记载这样的血腥杀戮行为。独独黄盖,他独自背上了屠城的恶名。

我个人猜测,在东汉末年那个枪杆子打天下的年代,军事武力某种程度上,甚至会凌驾于朝廷的律法,也是最实在的一种权力。

而要怎么树立起武装团体的威望,在特定时刻以杀戮镇压,就成为一种必要之恶。我个人是很不喜欢这个词,但在翻阅历史的时候,其实很常看见一些,明显是有目的性的杀戮。譬如杀鸡儆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04 外松内紧

接下来的另外一个故事,恰巧也可以反映黄盖在拿捏杀与不杀的分寸上,心中是有一把尺,并不是一味的残忍嗜血。

在孙权主政期间,南方山越作乱,尤其以石城县治安最差,就把黄盖派去整顿。

黄盖一到当地,就先找出两个资深官员担任主管,成立两个监察部门,还对他们说:我黄盖书读的少,只会跟人打架,今天贼寇未灭,我出门跟他们大干一场,地方行政事务就交给两位。压力不要太大,做错没关系,我又不会拿棍子打你们,尽力就好。

话说完,黄盖就带兵出门打山贼了。刚开始,大家也不知道黄老爷子是认真的,还是说说场面话,等到后来发现,黄盖真的不太看公文,心里就松懈了下来。

正所谓给你们方便当随便,殊不知黄盖这个人是外松内紧,他暗地里收集了监察部门各种不法证据,某天就找了两位负责人来喝茶。

啪一声,把那些报告丢他们脸上,吓得两位连忙叩头谢罪。黄盖嘴角微微上扬,之前说了,我不喜欢棍子打骂教育,没效率,来人啊,拖出去,砍了!

黄盖的刀不轻易出鞘,但一亮相,那就是要见血的。砍人事件后,石城县上下为之震惊,而黄盖也受到朝廷重用,后来陆续辗转服务过9个郡县,都能够确保地方安定。

可是独独有个地方,让黄盖差点踢到铁板,那就是在荆南四郡的武陵。当时黄盖领太守缺,不过手下士兵不多,才500人。

不巧,碰上附近的原住民部落叛乱,从郊区杀到了城墙底下,黄盖眼看情势危急,竟然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等敌军破门而入,自己就就先打开城门,叛军竟然就大摇大摆的走进来。

走到一半,城墙两侧杀声大作,黄盖亲自带队冲了出来,砍下数百名敌军首级,吓得敌人逃回各自部落,不敢再主动出击。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作战后,黄盖仅仅诛杀了叛乱的首领,却赦免了其他响应的部下。我认为,这又一次反映了黄盖的原则:我只杀必要的人。

05 国人怀念,老将长眠

很可惜的是,在这段奋勇杀敌过后没多久,黄盖就在地方官任内过世了。

史书并没有记载他的出生年,不过一直以来,《三国演义》或者民间传说都赋予他一种老将的形象,这或许因为他是东吴三朝元老的关系吧。

不过,大家对于黄盖还有另外一个经典印象。很多人会好奇,在那一场扭转三国历史的赤壁之战中,到底黄盖有没有和周瑜联手使用苦肉计,烧掉曹操百万大军呢?

其实黄盖虽然有诈降曹操的记载,但关于如何取信曹操的过程,那些皮鞭与肌肉的精彩碰撞,主要还是归功于小说家罗贯中的二创。

至于赤壁火攻的功劳,我们通常还是会归给当时的前线指挥官周瑜。

然而,赤壁之战中有一段我个人很喜欢的小花絮,那就是在孙曹乱斗、战况紧张之际,黄盖不慎被流箭射中掉到江水之中,幸好被小兵打捞起来,只是他们没发现这狼狈的家伙,竟然是黄盖将军,就把他暂时安置在厕所里面。

黄盖忍着疼痛对外面大喊:外面有人没,没有卫生纸了!另外一位大将韩当听见了,心想这不是黄盖的声音吗?连忙开门查看,才把黄盖从恶臭地狱里拯救出来,上述对话纯属虚构。

06 尾声

回到黄盖人生的终点,他是在地方官任内过世的,由于过去治理有方,行政效率良好,当时的人民相当怀念他,甚至还画了黄盖的肖像,四时祭祀,香火不绝。

对比前面说到的黄盖曾经随孙策、孙权转战江东各地,屠杀那些被攻陷的城市,但晚年却又得到某部分百姓的爱戴敬重,我想陈寿可能跟我一样烦恼,到底该怎么评价这样的行为呢?

站在我个人的立场,孙坚过世之后,黄盖很可能是整个孙家军里面,最有老长官风范的将领。

当孙策、孙权犹豫不决的时候,他往往要挺身而出,作出最艰难的决定。

他的刀陪孙家走过漫漫人生路,沿路滴下来的鲜血,则圈起东吴孙家得来不易的江山。

0 评论: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