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路遥对《平凡的世界》如此癫狂?他墓碑上的一行字就是答案

寻根拜祖 2021-09-20 00:36:00

1991年,路遥即将动身前往北京领取茅盾文学奖,临行前他恶狠狠地骂了一句“日TM的文学”!那时候路遥恐怕也没想到,这个让他癫狂,让他一生潦倒的情人,与他的尘缘已经进入倒计时。

1992年三月,路遥肝硬化晚期住进医院。病榻上,他含泪在妻子的离婚协议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三个月后,43岁的路遥与世长辞,身后只留下两位亲人,一个是13岁的女儿茗茗,一个是他的情人——《平凡的世界》。

其实在《平凡的世界》之前,路遥已经以一部中篇小说《人生》奠定了他在文坛的地位,但他不满足,他说他还要写一部“规模最大的书”,这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事”。

从此,《平凡的世界》就是他的情人,为了她,路遥近乎癫狂,他查阅了整整十年的报纸,翻报纸翻得手指磨出了血。为了体验主人公的生活,他亲自下煤窑挖煤。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分不清白天黑夜,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

由于身体严重透支,在创作到第二部时,路遥病倒了,他吃了百余幅汤药,身体略有好转,他就又进入夜以继日的写作。

创作的过程,煎熬的不光是体力,还有情感,田润叶的婚姻压得他喘不过来气,田晓霞的死让他失声痛哭:我把田晓霞写死了……

沉溺于虚拟情人的路遥,却忘记了现实中的爱人林达。他醉心于创作,常年不在家,家庭的责任完全扔给了妻子。林达不堪负重,多次提出离婚。

路遥去世时,林达从北京寄来一副挽联:路遥,你若在天有灵应该听得到我们的哀痛。路遥的弟弟王天乐后来回忆说:嫂子提出离婚我一点不怪她。

恐怕只有王天乐知道,嫂子跟哥哥吃了多少苦。路遥的心思全都放在了写作上,微薄的收入几乎根本不够家庭开支,林达成了家庭的经济支柱。作为一个女人,在重压下选择放弃是可以理解的。

家庭的拮据路遥也很清楚,也曾经产生动摇想换个营生,他说:“靠写小说的报酬,就跟卖血获利一样惨……那点可怜的稿费还不够抽烟。”

路遥有个愿望,希望这辈子能存够5000元。事实上《平凡的世界》原本是有机会帮他实现这个愿望的,按当时千字三十元的稿酬,这部小说可以为他带来3万元的稿酬。然而,入不敷出的他,一边写一边提前预支稿费,等截稿时,他的稿费仅剩5000元,债务却接近一万元。

在接到茅盾文学奖评委会的通知后,路遥向王天乐求助:去北京的路费已经借到了,但还是不够,我得请客,还要买100套书送人。

王天乐对路遥的资助都已经麻木了,他苦笑着对哥哥说:“咱以后再也不要获什么奖了行吗?万一你获诺贝尔奖,我可没地方给你搞外汇去。”

跟林达离婚后不久,路遥的病情急转直下,腹部的剧痛让他缩作一团翻滚不止。有几次他爬到窗口,想跳楼自我了断,可一想到女儿又忍不住泪水模糊。

路遥咬咬牙,厚着脸皮又借了一笔钱,给女儿买了一架钢琴,希望能给女儿一丝情感上的弥补。

为了《平凡的世界》这个情人,路遥可谓一世颠狂、一生潦倒。到底是什么精神,支撑他走上了这条“不归路”呢?

多年后,路遥的一位作家朋友回忆说,有一年二人闲谈乡土文化,说到激动之处路遥动情地说:“今生今世我是离不开这个地方了,我每看到这干涸的土地上冒出的一个草芽,开出的一树桃花,我都会激动得泪流满目。”

朋友深情地说:“路遥是这块黄土地的忠诚儿子,爱就是他创作的精神动力。”如此动容的对白,让我们想起艾青的那首《我爱这片土地》: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路遥就是把这种最朴素的爱,倾洒在了养育他的黄土地上。幼年贫寒的他,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孙少安、孙少平等人一样,他们不去抱怨命运,不抛弃养育自己的故乡,选择了靠自己的奋斗改变家乡、反哺故土。

路遥的墓碑上刻了一行字:“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我不知道这行字出自哪位朋友,无疑他是最懂路遥的人。

《平凡的世界》里没有大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正如书名,它所呈现的就是你我一样的凡人凡事,甚至路遥的行文也是那么朴素,结构也是那么平淡,如同家乡的旧草房,不夺目,不耀眼,却饱含深情,震撼人心。

有人说,路遥早已参悟人生:归于平凡,方得不朽!

喜欢路遥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订购《平凡的世界》,另有路遥的成名作《人生》,以及他的好友贾平凹、陈忠实的作品套装可供选择。

0 评论: 0 阅读:95